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三角形的证明1.3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教案4新版北师大版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三角形的证明1.3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教案4新版北师大版

ID:29928472

大小:101.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25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三角形的证明1.3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教案4新版北师大版 _第1页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三角形的证明1.3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教案4新版北师大版 _第2页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三角形的证明1.3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教案4新版北师大版 _第3页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三角形的证明1.3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教案4新版北师大版 _第4页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三角形的证明1.3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教案4新版北师大版 _第5页
资源描述: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三角形的证明1.3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教案4新版北师大版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3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第1课时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猜测过程,能够运用公理和所学过的定理证明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里和判定定理.2、经历探索、猜测、证明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推理证明意识和能力.3、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教学重难点重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及其逆命题的证明难点:两者的应用上的区别及各自的作用.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教师用多媒体演示:如图,A、B表示两个仓库,要在A、B一侧的河岸边建造一个码头,使它到两个仓库的距离相等,码头应建在什么位

2、置?其中“到两个仓库的距离相等”,要强调这几个字在题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在七年级时研究过线段的性质,线段是一个轴对称图形,其中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就是它的对称轴.我们用折纸的方法,根据折叠过程中线段重合说明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一个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所以在这个问题中,要求在“A、B一侧的河岸边建造一个码头,使它到两个仓库的距离相等”利用此性质就能完成.进一步提问:“你能用公理或学过的定理证明这一结论吗?”教师演示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个端点

3、的距离相等.第二环节:探究新知第一环节提出问题后,有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要证‘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可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有无数多个,需一个一个依次证明吗?何况不可能呢.”教师鼓励学生思考,想办法来解决此问题.通过讨论和思考,有学生提出:“如果一个图形上每一点都具有某种性质,那么只需在图形上任取一点作代表,就可以了.”教师肯定该生的观点,进一步提出:“我们只需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任取一点代表即可,因为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都具有相同的性质.”已知:如图,直线MN⊥AB,垂足

4、是C,且AC=BC,P是MN上的点.求证:PA=PB.分析:要想证明PA=PB,可以考虑包含这两条线段的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证明:∵MN⊥AB,∴∠PCA=∠PCB=90°∵AC=BC,PC=PC,∴△PCA≌△PCB(SAS)∴PA=PB(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教师用多媒体完整演示证明过程.第三环节:想一想你能写出上面这个定理的逆命题吗?它是真命题吗?这个命题不是“如果……那么……”的形式,要写出它的逆命题,需分析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将原命题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逆命题就容易写出.

5、鼓励学生找出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原命题的条件是“有一个点是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结论是“这个点到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此时,逆命题就很容易写出来,“如果有一个点到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那么这个点到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写出逆命题后时,就想到判断它的真假.如果真,则需证明它;如果假,则需用反例说明,请同学们自行在练习册上完成.学生给出了如下的四种证法:证法一:已知:线段AB,点P是平面内一点且PA=PB.求证:P点在AB的垂直平分线上.证明:过点P作已知线段AB的垂线PC,PA=PB,P

6、C=PC,∴Rt△PAC≌Rt△PBC(HL定理).∴AC=BC,即P点在AB的垂直平分线上.证法二:取AB的中点C,过PC作直线.∵AP=BP,PC=PC·AC=CB,∴△APC≌△BPC(SSS).∴∠PCA=∠PCB(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又∵∠PCA+∠PCB=180°,∴∠PCA=∠PCB=∠90°,即PC⊥AB,∴P点在AB的垂直平分线上.证法三:过P点作∠APB的角平分线.∵AP=BP,∠1=∠2,PC=PC,△APC≌△BPC(SAS).∴AC=BC,∠PCA=∠PCB(全等三

7、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相等).又∵∠PCA+∠PCB=180°∴∠PCA=∠PCB=90°∴P点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证法四:过P作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PC.∵AC=CB,∠PCA=∠PCB=90°,∴P在AB的垂直平分线上.(1)(2)四种证法由学生表述后,有学生提问:“前三个同学的证明是正确的,而第四个同学的证明我有点弄不懂.”师生共析:如图(1),PD上AB,D是垂足,但D不平分AB;如图(2),PD平分AB,但PD不垂直于AB.这说明一般情况下:过P作AB的垂直平分线“是不可能实现的

8、”,所以第四个同学的证法是错误的.从同学们的推理证明过程可知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的逆命题是真命题,我们把它称做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判定定理.第2课时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目标:会画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加深对图形对称性的理解.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动手操作,掌握线段垂直平分线的画法.3、情感与态度目标: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及勇于探索的精神.教学难重点教学重点: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教学难点: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及应用.教学过程我们曾用折纸的方法折出过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在第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