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2018新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 2.1 发达的古代农业考点集训 新人教版

(新课标)2018新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 2.1 发达的古代农业考点集训 新人教版

ID:29928935

大小:66.06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25

(新课标)2018新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 2.1 发达的古代农业考点集训 新人教版_第1页
(新课标)2018新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 2.1 发达的古代农业考点集训 新人教版_第2页
(新课标)2018新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 2.1 发达的古代农业考点集训 新人教版_第3页
(新课标)2018新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 2.1 发达的古代农业考点集训 新人教版_第4页
资源描述:

《(新课标)2018新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 2.1 发达的古代农业考点集训 新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新课标)2018新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2.1发达的古代农业考点集训新人教版一、选择题1.(2016一中)农耕的出现是新石器时代到来的标志。中国境内的新石器时代遗迹已发现1万余处,早期遗迹包括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江西万年仙人洞遗址、河北徐水南庄头遗址等。这些遗址已存在大约(B)                  A.十万年B.一万年C.八千年D.六七千年【解析】实际考查古代农业出现时间——距今一万年左右。材料中明确提示“农耕的出现是新石器时代到来的标志”,故这些新石器时代早期遗迹出现时间是距今大约一万年。2.古书记载,有先贤“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耕”,材料中提

2、到的“耒耜”被发明时,所用的材质主要是(B)A.青铜B.骨头C.铁D.钢【解析】据材料“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耒耜”被发明时,属于原始社会末期,所用的材质主要是骨头,即骨耜,故B项正确。青铜农具在商周时期产生,但很少用于农耕,故A项排除。铁农具在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使用,故C项排除。中国古代几乎没有钢农具,故D项排除。3.由迁徙走向定居是人类社会演进的成就,促使我国境内远古居民从频繁迁徙开始走向定居生活的最重要因素是(A)A.原始农业的发展B.掌握建造房屋的技术C.自然环境的变化D.贫富贵贱分化的出现【解析】随着种植业的发展,我国境内远古居

3、民的生活逐渐由迁徙、游牧走向定居,故本题应选A项;B、D两项发生于定居生活后,C项属于客观因素,与题目中的设问要求“最重要因素”不符,均排除。4.(2017长郡)传统观点认为,铁器的使用是在西周末期。战国时的《禹贡》和战国初至西汉初年成书的《山海经》都记载,禹时已经开始使用铁器。《山海经》指出:“出铜之山四百六十七,出铁之山三千六百九十。”这说明(B)A.古代书籍记载的内容基本没有价值B.《禹贡》《山海经》的记载有待考证C.夏商时铁器已经开始用于农业生产D.战国时期仍然是我国古代的青铜时代【解析】古代书籍记载的内容基本没有价值说法绝对,故A项错误;《禹贡》《山海经》的记载有

4、待考证,都是后人记载,故B项正确;材料信息不能体现夏商时铁器已经开始用于农业生产,故C项错误;依据所学,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开始使用铁农具并将其逐渐推广,故D项错误。5.(2017一中)唐朝法律曾详细规定了对宰杀耕牛的处罚,杀自家牛者也要判一年徒刑。宋代对杀牛者的处罚更为严厉,杀牛者要处徒刑两年,甚至要刺配充军。上述规定反映了(C)A.封建王朝法律的严酷性B.奖励耕战政策的必要性C.小农经济地位的重要性D.自给自足经济的脆弱性【解析】唐宋对宰杀耕牛的处罚,是出于保障农业生产的考虑,法律的严酷性只是表面现象,故A项错误;材料与奖励作战无关,故B项错误;上述规定保障农业生产需要的

5、畜力,体现出小农经济地位的重要性,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出小农经济在天灾人祸面前的脆弱性,故D项错误。6.(2016一中)下列古代农业耕作方式和生产工具出现时间最晚的一项是(C)A.代田法B.筒车C.风力水车D.耕耙耱技术【解析】A、B、C、D四项出现的时间分别是汉代、唐代、明清、魏晋。7.北宋沈辽诗曰:“山田绕山脚,江水何可作。车轮十丈围,飞湍半天落。……有如万夫力,欢呼倾众壑。曾不舍昼夜,美源终未涸。”诗中描述的农业生产工具是(A)A.筒车B.人力翻车C.耧车D.风力水车【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灌溉工具筒车的特点,故A项正确。人力翻车的动力是人力,不符合材

6、料信息,故B项排除。耧车属于播种工具,不是灌溉工具,故C项排除。风力水车以风为动力,不符合材料信息,故D项排除。8.(2017一中)西周时期,同宗兄弟或共居共财、或异居共财。春秋战国时期,财产个体私有的小家庭崛起,社会风气更多体现出一种自我的意识和家庭的观念。这表明春秋战国时期(A)A.农业生产耕作方式发生转变B.家长制受到挑战C.公民意识增强D.中央集权的削弱【解析】题目中“财产个体私有的小家庭崛起”表明个体的小农经济兴起,男耕女织的个体家庭成为生产单位,故A项正确;“自我意识和家庭的观念”不是说家长制受到了挑战,故B项错误;题目中是说个体小农经济,不是说公民意识增强,故

7、C项错误;题目中没有提到中央集权的削弱,故D项错误。9.(2017长郡)学者方行在《清代农民经济扩大再生产的形式》中指出:“往时江南无尺寸隙地,民力田,佃十五亩者称上农,家饶裕矣,次仅五六亩,次三四亩,佐以杂作,非凶岁亦可无饥,何者?男耕于外,妇人蚕织于内,五口之家,人人自食其力,不仰给于一人也。”材料反映了江南农村(C)A.家庭手工业的收益高于农业B.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显著提高C.小农经济生产模式未改变D.土地利用率高但兼并严重【解析】由材料中的“男耕于外,妇人蚕织于内,五口之家,人人自食其力,不仰给于一人也”可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