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

榆林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

ID:29930521

大小:543.00 KB

页数:32页

时间:2018-12-25

榆林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_第1页
榆林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_第2页
榆林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_第3页
榆林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_第4页
榆林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_第5页
资源描述:

《榆林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榆林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文本目录第一章总则1第二章城市发展目标与策略1第三章市域城镇体系规划2第一节市域城乡统筹发展战略2第二节市域人口与城镇化水平预测3第三节市域城镇体系结构规划3第四节市域空间管制4第五节市域综合交通规划5第六节市域旅游规划6第七节市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6第八节市域重大基础设施规划8第九节市域重要社会服务设施规划10第四章中心城区规划11第一节城市性质与职能11第二节城市规模11第三节中心城区空间管制11第四节中心城区规划总体布局12第五节中心城区用地规划12第六节中心城区城市综合交通规划15第七节中心城区城市

2、绿地系统规划16第八节中心城区城市景观风貌规划16第九节中心城区旧城改造规划17第十节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18第十一节中心城区城乡统筹与土地利用规划19第十二节中心城区城市环境保护规划20第十三节中心城区城市市政公用设施规划21第十四节中心城区城市公共安全与综合防灾规划25第十五节中心城区城市空间发展时序规划27第五章规划实施措施28第六章附则28附表与附录2931榆林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文本第一章总则第1条为适应新的发展需要,更好地指导城市各项建设活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特编制《榆林市城

3、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第2条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令[2006]第146号)(3)《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规定》(4)《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榆林市修编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5)《陕西省城镇体系规划(2005-2020年)》(陕政函[2005]171号)(6)国家、省、市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第3条规划指导思想(1)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又好又快发展方针,正确处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全面发展的关系、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的关系,促进经济、社会、人口、

4、城乡、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2)建设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城市注重城市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注重资源与环境承载力的研究,将资源合理配置和生态环境保护作为规划发展的前提,合理确定城市空间布局,加强对建设用地的宏观调控,为长远发展留有余地。(3)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4)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维护全体人民的利益(5)突出榆林的地方特色和比较发展优势进一步推进榆林市的发展,增强和完善城市为区域服务的综合职能,在更高层次、更宽的领域发挥榆林的服务、辐射和带动作用。第4条规划期限近期:2007年~2010年远期:2011年~2020年远景:2020年以

5、后第5条城市规划区本次规划的城市规划区范围为榆林市区7个街道办事处,榆阳区的榆阳镇、金鸡滩镇、牛家梁镇、小纪汗乡、芹河乡、青云乡、鱼河镇、横山县白界乡的全部行政辖区、及横山县波罗镇靠近市区的部分行政辖区范围,总面积2214平方公里。在规划区内一切规划建设及土地利用,均应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执行本规划。第6条规划层次(1)市域范围:为榆林市域1区11县行政辖区范围,包括榆阳区、府谷县、神木县、定边县、靖边县、横山县、米脂县、绥德县、佳县、吴堡县、子洲县和清涧县,总面积43578平方公里。规划内容:市域城镇体系规划。(2)中心城区范围:为

6、榆林市区7个街道办事处和榆阳区的榆阳镇、牛家梁镇、小纪汗乡、芹河乡、青云乡及横山县白界乡靠近市区的部分行政辖区范围,总面积400平方公里。规划内容:中心城区城市总体规划。第二章城市发展目标与策略第7条发展目标(1)能源新都充分利用榆林能源富集的有利条件,优化资源配置,大力推动能源产业快速发展。以能源工业带动其它相关产业建设,形成产业特色鲜明、经济辐射面广、产业竞争优势突出的发展聚集区,建设陕北国家能源化工基地的核心。(2)国家名城深入挖掘榆林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丰富内涵,保护并有效利用历史文化遗存31榆林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文

7、本,形成融历史文化和现代文明为一体的城市风格和城市魅力。(3)大漠绿洲发展以榆溪河两岸公园、湿地、农田为城市绿肺,结合郊野公园、环城绿带、组团隔离绿地、重要交通线两侧绿带等,构筑多层次、大范围的绿色生态体系,将榆林中心城区建设成为“大漠绿洲”。(4)宜居城市传承现有组团式的城市空间布局结构,持续建设城市绿化生态系统,为城市居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工作就业条件,建设陕甘宁蒙晋接壤区及西北地区的宜居城市,创造和谐、优美、安全的人居环境。第1条发展策略(1)构筑以能源产业为主的多层次产业结构充分利用资源富集的特点,发挥煤炭、化工、电力等能源产业的优势,

8、延伸现有产业链,积极培育接续产业,逐步改变高度依赖资源开发的单一产业模式,发展多层次的产业结构。(2)加强区域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