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马哈鱼》word版

《大马哈鱼》word版

ID:29932748

大小:68.54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25

《大马哈鱼》word版_第1页
《大马哈鱼》word版_第2页
《大马哈鱼》word版_第3页
资源描述:

《《大马哈鱼》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大马哈鱼李春涛经济贸易学院0906班200946910617摘要:本文主要介绍大马哈鱼的地方名、形态特征、产季产地、营养价值、古代传说。为什么大马哈鱼会闻名中外,并对当前的大马哈鱼与西方的“三文鱼”作了较详细的比较。关键词:大马哈鱼、三文鱼、引言:大马哈鱼分布在北纬35o以北的太平洋水域,亚洲和美洲沿岸均有分布。此鱼属于溯河性回游鱼类,群众谓:“江里生,海里长”。在海岸生活3—5年,成熟时回江河产卵。其中一支回游进入我国境内的黑龙江、绥芬河和图门江等水系。进入绥芬河、图门江的数量极少,以进入黑龙江支流的乌苏里江最多,其次为呼玛河等支流。另有一定数量的大马哈鱼通过松花江进入牡丹江,偶尔在松花江

2、中游也能捕获。1.大马哈鱼产于中国黑龙江乌苏里江.属鱼纲.鲑科.大马哈鱼属.大马哈鱼属溯河洄游鱼类.地方名叫麻哈鱼、马哈鱼、大马哈鱼、鲑鱼、麻糕鱼。大马哈鱼是溯河性鱼类,主要有6种:大马哈鱼、驼背大马哈鱼、红大马哈鱼、大鳞大马哈鱼、孟苏大马哈鱼、银大马哈鱼。2.大马哈鱼一般体长60厘米左右而侧扁,略似纺锤形;头后至背鳍基部前渐次隆起,背鳍起点是身体的最高点,从此向尾部渐低弯。头侧扁,吻端突出,微弯。口裂大,形似鸟喙,生殖期雄鱼尤为显著,相向弯曲如钳状,使上下颌不相吻合。上颌骨明显,游离,后端延至眼的后缘。上下颌各有一列利齿,齿形尖锐向内弯斜,除下颌前端4对齿较大外,余齿皆细小。眼小,鳞也细小

3、,作覆瓦状排列。脂鳍小,位置很后。尾鳍深叉形。生活在海洋时体色银白,入河洄游不久色彩则变得非常鲜艳,背部和体侧先变为黄绿色,逐渐变暗,呈青黑色,腹部银白色。体侧有8-12条橙赤色的婚姻色横斑条纹,雌鱼较浓,雄鱼条斑较大,吻端、颌部、鳃盖和腹部为青黑色或暗苍色,臀鳍、腹鳍为灰白色。到了产卵场时,体色更加黑暗。.3.大马哈鱼的生活习性非常有趣,正象黑龙江渔民所说:“海里生,江里死”。大马哈鱼是一种海河洄游性鱼类,它栖息于北太平洋肥育、生长。当它达到性成熟时,为了繁殖后代,一定要历尽千辛万苦,进入江河,上溯到产卵场生殖。在中国江河中产卵的大马哈鱼,每年秋季(9-10月)来临时,成群结队渡过鄂霍次克

4、海,绕过库页岛,溯黑龙江而上,日夜兼程,不辞劳苦,长途跋涉,不断前进,每昼夜前行30-35公里,不管是遇到浅滩峡谷或急流瀑布,它从不退却,冲过重重阻挠和越过层层障碍,直至游到目的地,找到合适的产卵场所。大麻哈鱼在前进中为了越过瀑布或障碍物时,以其尾部竭力击水,借高速游泳而向前上方斜跃出水面,跳往空中高可达2-2.5米。由于它善于跳跃,古拉丁文名取Salire,即跳跃之意,并沿化为英语Salmon。大麻哈鱼分布在北太平洋的东、西两岸。中国以乌苏里江、黑龙江、松花江为最多,图们江、珲春河、密江、绥芬河、嫩江、牡丹江以及台湾省的大甲溪也有分布。其捕捞季节为9-10月份,鱼群体长一般为53-81厘米

5、,重为1-5公斤,最大个体可达10公斤左右。中国江河的大马哈鱼有3种:普通大马哈鱼(O.keta)、马苏大马哈鱼(O.masou)和驼背大马哈鱼(O.gorbuscha)黑龙江大马哈鱼的主要产区是抚远、饶河、同江、虎林等县(市),其中尤以抚远、饶河为多。从1910年至1948年38年中的10个不同年度的统计中,抚远县大马哈鱼产量最高的一年是1947年,年产26万尾,182万斤。其次是1936年,年产20935万尾,1465万斤。建国后从1949年到1985年36年时间里,大马哈鱼的最高产量是1963年,年产量是1158万尾,8106万斤。建国以来至1983年共捕捞约700万尾。合计24万吨,

6、平均每年产20万尾,其它各县均望尘莫及。近年由于捕捞过度,资源破坏严重,产量明显下降,1999年抚远产量仅为15万尾。4.大马哈鱼是名贵的大型经济鱼类。体大肥壮,肉味鲜美,可鲜食,也可胶制、熏制,加工罐头,都有待殊风味。盐渍鱼卵即有名的“红色籽”,营养价值很高,在国际市场上享有盛誉。在中国,大麻哈鱼为出口品种,其英文名为Chumsalmon,由辽宁、黑龙江输往日本。大马哈鱼不仅是黑龙江省的大型珍贵特产鱼类,也是中国淡水名贵鱼类之一。其肉质细腻,呈红色,味鲜美,脂肪含量极为丰富,营养价值相当高。含蛋白质为14.9-17.5%,脂肪为8.7-17.8%,水分为61.4%,每100克含有1384卡

7、热量,钙50毫克,磷153毫克,铁1.9毫克。此外,还含有糖类和多种维生素。其卵晶莹透亮,粒粒如珍珠,富含磷酸盐、钙质及维生素A、D,被公认为宴席珍膳。将其盐渍成“大麻哈鱼籽”,便是闻名于国际市场的“红鱼籽”,极受欧美各国大众的欢迎。居住在黑龙江省的赫哲族人还用大马哈鱼皮制革,做成皮衣服、长拉靴、烟包和钱包等。大马哈鱼的肉、肝、精巢和头,均有药用价值。其肉有补虚劳、健脾胃、暖胃和中之功效,可以治疗水肿、消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