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第三代移动通信

我国第三代移动通信

ID:29934961

大小:116.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25

我国第三代移动通信_第1页
我国第三代移动通信_第2页
我国第三代移动通信_第3页
我国第三代移动通信_第4页
我国第三代移动通信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第三代移动通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我国第三代移动通信TD-SCDMA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TD-SCDMA产业联盟秘书长杨骅18世纪以后,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不断发展,国际贸易成为了社会经济中越来越重要的组成部分。比较优势理论是用来解释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的关系、以指导对外贸易和内在经济发展、最终实现国际贸易为国内经济带来利益、提高全世界的资源利用效率和社会福利的经济学理论。中国移动通信产业处于“国际竞争国内化、国内市场国际化”的大环境〔1〕信息产业部王旭东部长:《在全国信息产业工作会议上的报告》。1〕。比较优势理论对于目前研究和确定中国移动通信产业的发展战略具有宝贵的现实性和针对性。本文以比较优势理论作为理论基础,结合中国移动

2、通信产业的发展状况,提出我国第三代移动通信TD-SCDMA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一、比较优势理论与方法在国际商品交换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价值规律,商品生产者和贸易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只有充分利用本国的比较优势,生产出相对成本低、适销对路的商品出口,才可以有效的获利。基于经济学的这一本质规律,致力于研究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的经济学家们提出和不断发展着比较优势理论。从最初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AdamSmith)以劳动的绝对成本为比较内容的绝对优势理论,经历了大卫·李嘉图(DavidRicardo)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比较优势理论,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瑞典经济学家郝克歇尔-奥林以

3、“多种生产要素论”代替“单一生产要素论”为核心的郝克歇尔-奥林模型(H-O模型),比较优势理论不断发展与完善,并使应用范围逐步扩展到产业发展领域。近年来,国内以林毅夫为代表的学者对比较优势理论进行了进一步的详细阐述,认为要素禀赋决定了一个国家在一段时期内能够用在生产上的总预算,同时也决定了资本资源、劳动资源和自然资源的相对价格。一个经济中的要素禀赋包括土地(自然资源)、劳动和资本三种生产要素。为了有效地提升要素禀赋结构,需要大力发展自己具有明显比较优势的产业,积累资金,提升生产要素禀赋结构,进而带动产业结构的升级〔5〕林毅夫:发展战略,自生能力和经济收敛,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讨论稿NO.

4、c2001010。。澳大利亚就是利用其在早期依靠出口铁矿和羊毛产品所积累的资金提升了生产要素禀赋结构,从而带动了产业结构的提升,在某些工业产品的出口上也具有相当的竞争力。可见,比较优势理论的核心思想是要素禀赋结构,而且要素禀赋是动态的和变化的;“比较优势不是天然的,而是历史上投资形成的,是可以培养并不断变动的”〔6〕左大培:《自由贸易对发展中国家是一副毒药》,《经济管理文摘》2001年,第1期。,不断发展变化着的要素禀赋结构是推动新产业崛起的机会所在。在目前的知识经济时代,要素禀赋在原有的结构的基础上,例如自然资源、劳动和金融资本等,还应增加技术、人力资本、产品的试制、产业链建设、原器件、生

5、产能力等要素,才可以对现有移动通信产业经济活动进行合理的阐述。比较优势之所以具有动态性,是因为构成比较优势核心内容的要素生产率不仅取决于要素禀赋的静态状况,更取决于生产的历史、积累以及潜在发展空间。产业从无到有,从弱小到初具规模,所需要的无外乎是外界的投入和内部的发展。而内部的发展主要依靠经验的学习和积累,学习快的行业和企业能够更快地的掌握发展的诀窍,能够更迅速地的占领发展制高点。日本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经济每一阶段的发展都是比较好地利用了其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在四五十年代的时候,日本把发展重点放在了劳动密集型产业,在这个发展阶段积累了资金,提升了资源禀赋结构;六十年

6、代,日本将产业发展方向伸向资本较密集的产业,先发展资本密集产业中劳动较密集的造船、钢铁等产业,等这些产业站住了脚、创造了利润、积累了资金、资源禀赋结构进一步提升时,再去发展资本更密集的汽车、电子等产业。日本就是通过不断调整经济结构以不断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从而实现了快速的发展,并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个赶上欧美发达国家的“新兴工业化经济”。我们应认真研究中国移动通信产业发展的状况,运用比较优势的理论,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标准产业,利用第三代移动通信发展的机遇,快速提升我国移动通信产业的整体实力。二、中国移动通信产业历史、现状1G、2G中国移动通信产业的历史参见下表:运营科研制造业1

7、G1987年引入TACS标准第一代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南京熊猫、电信科技研究院推出模拟手机,但是都没有实现产业化;没有任何国家级科研项目1990年,当时的邮电522厂(现东方通信),与摩托罗拉合作,引入手机生产线2GGSM和CDMA第二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八五”攻关项目,原邮电部一所承担“900MHz蜂窝状数字移动通信系统”任务,研制出GMS移动通信系统。1996年,信息产业部电子七所研制成功第一部具有完全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