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中生物 第一部分 实验3观察土壤中能水解纤维素的微生物同步练测 浙科版选修1

2014高中生物 第一部分 实验3观察土壤中能水解纤维素的微生物同步练测 浙科版选修1

ID:29952849

大小:423.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25

2014高中生物 第一部分 实验3观察土壤中能水解纤维素的微生物同步练测 浙科版选修1_第1页
2014高中生物 第一部分 实验3观察土壤中能水解纤维素的微生物同步练测 浙科版选修1_第2页
2014高中生物 第一部分 实验3观察土壤中能水解纤维素的微生物同步练测 浙科版选修1_第3页
资源描述:

《2014高中生物 第一部分 实验3观察土壤中能水解纤维素的微生物同步练测 浙科版选修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部分实验3观察土壤中能水解纤维素的微生物同步练测(浙科版选修1)建议用时实际用时满分实际得分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5分,共55分。)1.纤维素酶可以将哪种物质分解?()A.牛肉片B.琼脂C.滤纸条D.塑料条2.下列关于纤维素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纤维素酶只有一种,只能将纤维素分解为葡萄糖B.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至少包括C1酶、Cx酶和葡萄糖苷酶三种C.纤维素可被纤维素酶水解成葡萄糖,为微生物提供营养物质D.分解纤维素的细菌、真菌和放线菌,都是通过产生纤维素酶来分解纤维素的3.纤维素、纤维素酶和控制纤维素酶合成的基因,其

2、基本组成单位依次是()A.葡萄糖、葡萄糖、氨基酸B.葡萄糖、氨基酸、脱氧核苷酸C.氨基酸、脱氧核苷酸、脱氧核苷酸D.淀粉、蛋白质、核酸4.下列作物中,纤维素含量最高的是()A.棉花B.亚麻C.秸秆D.木材5.下列关于纤维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纤维素是由葡萄糖首尾相连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B.纤维素能被土壤中某些微生物分解利用,是因为这些微生物能产生纤维素酶C.植物的根、茎、叶等器官都含有大量的纤维素D.自然界中的各种生物均能把纤维素分解成葡萄糖,从而作为生物体的能量来源6.在将样品稀释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之前,一般先进行选择培养,其主要目的

3、是()A.完全除去其他微生物B.没有意义,去掉这一步更好C.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D.使纤维素分解菌充分长大7.关于纤维素分解菌的选择培养,正确的叙述是()A.可以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B.可以减少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C.所用培养基是固体培养基D.所用培养基是平板培养基8.纤维素酶的测定方法一般是()A.对纤维素进行定量测定B.对纤维素酶分解纤维素后所产生的葡萄糖进行定量测定C.对纤维素酶分解纤维素后所产生的纤维二糖进行定量测定D.对纤维素分解菌进行定量测定9.要将能水解纤维素的微生物从土壤中分离出来,应将它们接种在()A.加入指示剂的鉴别培养基上B.含有蛋

4、白胨的固体培养基上C.只含纤维素粉而无其他碳源的选择培养基上D.含四大营养要素的培养基上10.分离出的微生物还要进行鉴定,而微生物的鉴定需要鉴别培养基,下列不是鉴别培养基的是()A.加入酚红的培养基B.加入刚果红的培养基C.加入伊红—美蓝的培养基D.加入纤维素粉的培养基11.在对能水解纤维素的微生物进行选择培养时,用液体培养基的目的是()A.用液体培养基可获得大量菌体B.能水解纤维素的微生物适宜在液体培养基上生长C.用液体培养基可以充分利用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D.用液体培养基可获得高纯度的能水解纤维素的微生物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45分。)12.(15分)

5、现在大力提倡无纸化办公,但是每年仍然不可避免地要产生大量的废纸,其主要成分是木质纤维,人类正努力将其转化为一种新的能源——乙醇。下图是工业上利用微生物由纤维素生产乙醇的基本工作流程,请回答相关问题。(1)自然界中①环节需要的微生物大多分布在的环境中。将从土壤中获得的微生物培养在以为碳源并加入的培养基上,筛选周围有的菌落。(2)如上所述的筛选中获得了三个菌落,对它们分别培养,并完成环节②,且等量三种酶溶液中酶蛋白浓度相同,则你认为三种酶液的活性(填“一定相同”“不一定相同”或“一定不同”),可以通过进行定量测定。(3)根据测定结果,①环节常选择木霉,则②中获得

6、的酶是酶。该酶至少包括三个组分。(4)生产中可以满足④环节的常见菌种是,为了确保获得产物乙醇,⑤环节要注意保证无氧条件,④过程要注意避免。13.(12分)某生物兴趣小组打算进一步探究纤维素分解菌的作用,请帮助完成相关实验设计。(1)问题: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能否分解淀粉呢?(2)假设:。(3)实验步骤:①配制两份相同的含淀粉且适合纤维素分解菌生长的液体培养基②向其中一组培养基,另一组不做处理。③将上述两组培养基置于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④向两组培养基中分别滴加3滴碘液,观察颜色变化。(4)实验结论:①若,则假设成立。②若,则假设不成立。14.(18分)

7、某化工厂的污水池中含有一种有害的、难于降解的有机化合物A。研究人员利用化合物A、磷酸盐、镁盐以及微量元素配制的培养基成功筛选到能高效降解化合物A的细菌(目的菌)。实验的主要步骤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培养基中加入化合物A的目的是筛选。(2)“目的菌”生长所需的氮源和碳源来自培养基中的。实验需要振荡培养,由此推测“目的菌”的代谢类型是。(3)培养若干天后,应选择培养瓶中化合物A含量的培养液,接入新的培养液中连续培养,使“目的菌”的数量。(4)转为固体培养时,常采用的方法接种,获得单菌落后继续筛选。(5)实验结束后,使用过的培养基应该进行处理后,

8、才能倒掉。参考答案1.C解析:酶具有专一性。纤维素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