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 t 485-2004 茶树品种 劲峰

db33 t 485-2004 茶树品种 劲峰

ID:29954630

大小:4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25

db33 t 485-2004 茶树品种 劲峰_第1页
db33 t 485-2004 茶树品种 劲峰_第2页
db33 t 485-2004 茶树品种 劲峰_第3页
db33 t 485-2004 茶树品种 劲峰_第4页
资源描述:

《db33 t 485-2004 茶树品种 劲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DB33/T××××—××××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2004-04-03实施2004-03-03发布茶树品种 劲峰Camelliasinensiscv.JingfengDB33/T485—2004DB33浙江省地方标准ICS65.020.20B21备案号:15076-20041DB33/T485—2004前言本标准由浙江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杭州市茶叶科学研究所、杭州市农业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沈华琴胡新光余继忠。IDB33/T485—2004茶树品种 劲峰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劲

2、峰品种的术语和定义、形态特征、一芽二叶生化成分、生育特性、产量、适制性和品质特点、抗性、繁殖力、栽培技术要点、鉴定方法和判定规则。本标准适用于劲峰品种2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2.1 劲峰(Camelliasinensiscv.Jingfeng)杭州市茶叶科学研究所1956年引进浙江省平阳县福鼎大白茶和云南大叶种的自然杂交后代,在余杭石濑采用系统选种法于1979年育成的无性繁殖系茶树品种。3 形态特征3.1 植株3.1.1小乔木型,分枝密度中等。3.1.2树姿半开展,叶片水平状着

3、生。3.2 叶片3.2.1中叶类,叶长8.9cm±0.4cm,叶宽3.7cm±0.3cm,叶脉7对~8对,叶面平滑,叶色绿。3.2.2叶形椭圆,叶尖钝尖。3.3 芽叶3.3.1浓绿微紫色,茸毛多。3.3.2一芽三叶百芽重46g±5g,一芽三叶长6.9cm±0.5cm。3.4 叶片解剖结构叶厚322.5μm±15μm,栅状组织为2层,厚138.8μm±10μm,海绵组织厚138.8μm±10μm,栅/海为1.0。3.5 花花冠直径2.9cm±0.4cm,花瓣6瓣~7瓣,柱头3裂~4裂,中部分叉,雌

4、蕊高于雄蕊,子房茸毛多。4 一芽二叶生化成分4.1 茶多酚春茶22%~24%,夏茶28%~30%,秋茶30%~32%。4.2 氨基酸春茶3.5%~4.0%,夏茶1.5%~2.0%,秋茶2.0%~2.3%。4.3 咖啡碱春茶3.5%~4.0%。2DB33/T485—20041.1 儿茶素总量春茶11.5%~12.0%,夏茶15.5%~16.5%,秋茶15.5%~16.5%。2 生育特性2.1 营养生长5.1.1早生种。春茶一芽一叶期在3月下旬,全年可采摘至10月上旬。5.1.2发芽整齐,持嫩性一般

5、,适宜机械采摘,在采摘情况下年萌发3轮~4轮。2.2 生殖生长开花和结实力中等。盛花期在10月下旬~10月末。3 产量每公顷年产名优茶525kg~675kg或大宗茶3750kg(每亩年产名优茶35kg~45kg或大宗茶250kg)。4 适制性和品质特点适制毛峰类名优绿茶。品质特点为香高持久、味鲜浓。5 抗性抗寒性强,抗虫性中等。6 繁殖力短穗扦插成活率达85%~90%。7 栽培技术要点采用双条栽法,每公顷植苗90000株为宜;茶蓬定型高度在80cm~90cm;加强茶树的肥培管理,及时勤采。8 鉴

6、定方法由三人以上有关专家组成鉴定组,按判定项目进行鉴定。9 判定规则12.1符合3.1.2、3.2.2、3.3.1、5.1.1、7、8的规定判为劲峰。12.2以三分之二多数意见为最终判定结果。----------------------------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