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桩桩基技术交底

工程桩桩基技术交底

ID:29969884

大小:5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25

工程桩桩基技术交底_第1页
工程桩桩基技术交底_第2页
工程桩桩基技术交底_第3页
工程桩桩基技术交底_第4页
工程桩桩基技术交底_第5页
资源描述:

《工程桩桩基技术交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技术交底记录鲁JJ-005工程名称济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施工单位山东建工集团二公司交底部位桩基工程(工程桩)工序名称钻孔、吊放钢筋笼、浇筑砼交底提要:桩基工程施工勘察、钻孔、吊放钢筋笼、浇筑砼的施工准备、施工工艺、质量检验标准等。交底内容:一、施工准备:1.材料及机具:1.1砼:采用C30商品砼,生产厂家必须具备相应资质。商品砼采用的原料必须经试验合格。1.2水:采用自来水。1.3粘土:可就地选择塑性指数Ip≥17的粘土。1.4钢筋:钢筋的级别、直径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有出厂证明书和复试报告。1.5机具:回旋钻孔机、手推车、砼导管、护筒、水泵、泥浆池等。

2、2.作业条件:2.1地上、地下障碍物处理完毕,达到“三通一平”。2.2制作好钢筋笼。2.3根据图纸放出轴线及桩位点,抄上水平标高木橛,并经过预检签字。2.4桩基施工前,应根据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进行施工勘察①查明单桩单柱的桩底标高以下3.0米范围内基岩有无溶洞、破碎带、软弱夹层等不良地质条件。②若桩底标高下3.0米范围内存在溶洞、破碎带、软弱夹层等不良地质条件,则应继续钻探,直至溶洞、破碎带、软弱夹层以下3米范围内无上述不良地质条件为止。③桩基设计要求进入中风化辉长岩的嵌岩桩,桩顶高程为28.51米时最小桩长为12.3米,入岩深度为1.5米;桩基设计要

3、求进入强风化辉长岩非嵌岩桩,桩顶高程为28.51米时最小桩长为14.2米,入岩深度为7米。单桩单柱桩位勘察点的深度应在满足上述三条要求的情况下,根据桩身进入岩层的情况现场确定。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交底人接收交底人注:本记录一式两份,一份交底单位存,一份接收交底单位存。山东省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监制技术交底记录鲁JJ-005工程名称济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施工单位山东建工集团二公司交底部位桩基工程(工程桩)工序名称钻孔、吊放钢筋笼、浇筑砼交底提要:桩基工程施工勘察、钻孔、吊放钢筋笼、浇筑砼的施工准备、施工工艺、质量检验标准等。交底内容:一、操作工艺:1.

4、工艺流程:下护筒--钻机就位--钻孔--注泥浆--排渣--清孔--吊放钢筋笼--二次清孔--插入砼导管--浇筑砼--拔出导管--成桩。2.下护筒:护筒直径比桩径大约100mm;埋设准确、深度≮1.0m,四周夯实,筒底不漏水,护筒中心与桩孔中心偏差≤50mm,上部固定。3.钻机就位:钻机就位时,必须保持平稳,不发生倾斜、位移,为准确控制钻孔深度,应在机架上或机管上做出控制的标尺,以便于施工中进行观测、记录。天车、转盘、中心三点一线,偏差≤20mm,经现场质检员验收,开孔通知单签字后才可开钻。钻孔时保持泥浆水位不下降。及时清除泥浆槽内、沉淀池内的岩粉、排除

5、废浆,保证泥浆性能。施工用泥浆性能控制:泥浆密度≤1.20kg/cm3、粘度18~26s、含砂率<4﹪。合理选择钻进技术参数,提高钻进效率。要求钻头直径不小于996㎜。开始钻进时,轻压慢转,小规程钻进。进入岩石层及时更换滚刀钻头。4.孔底清理和排渣:注入清水,以原土造浆护壁。排渣泥浆的相对密度应控制在1.2-1.3。成孔、清孔质量须经过监理及质检员检查验收,桩孔垂直度<1%,泥浆性能符合要求,孔深满足设计要求,孔底沉渣<50㎜。验收合格后下笼、下管。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交底人接收交底人注:本记录一式两份,一份交底单位存,一份接收交底单位存。山东省建设

6、工程质量监督总站监制技术交底记录鲁JJ-005工程名称济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施工单位山东建工集团二公司交底部位桩基工程(工程桩)工序名称钻孔、吊放钢筋笼、浇筑砼交底提要:桩基工程施工勘察、钻孔、吊放钢筋笼、浇筑砼的施工准备、施工工艺、质量检验标准等。交底内容:5.吊放钢筋笼:使用经验收合格的钢筋笼,对应桩号下笼;现场质检员指导下笼,钢筋笼垂直起吊、对准孔口下入,孔口搭接时不得弯曲变形;每隔3m焊设一组主筋保护层垫块,每组4块,沿笼身均布;下笼过程中,严禁墩、撞、扭、压笼;钢筋笼固定采用吊筋,长度及制作质量由质检员指导、检查验收。每个桩孔的吊筋长度由质检

7、员计算给出,下笼前在现场丈量标记。吊筋在井口悬挂后应居中对称布置,不可偏向一边。钢筋笼放至设计位置时,应立即固定,防止上浮。6.下导管清孔:在钢筋笼内插入砼导管,通过软管与高压泵连接进行清孔,孔底沉渣厚度不超过设计和规范规定的50mm。7.浇筑砼:混凝土直接倒入灌浆斗,通过导管连续灌注成桩。灌注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灌注前放好隔水塞,上压盖板,导管底口距孔底0.3~0.5m。②初灌量大于1.5m3,满足导管初次埋置深度大于0.8m的需要。③隔离塞采用充气橡皮球胆,球胆必须完整无破损,充气成径略大于导管内径。④灌注要连续进行,灌注过程中经常探测砼面上升

8、高度,适当拆卸导管,埋管深度以2~6m为宜,最少不得小于2.0m,一次提管不得超过4.0m,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