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考试小抄(最新完整版小抄)

电大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考试小抄(最新完整版小抄)

ID:29983503

大小:152.00 KB

页数:29页

时间:2018-12-25

电大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考试小抄(最新完整版小抄)_第1页
电大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考试小抄(最新完整版小抄)_第2页
电大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考试小抄(最新完整版小抄)_第3页
电大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考试小抄(最新完整版小抄)_第4页
电大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考试小抄(最新完整版小抄)_第5页
资源描述:

《电大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考试小抄(最新完整版小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形成性考核一、名词解释1.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0至6岁学前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和发展规律的科学。2.横向研究:在同一时间对某个年龄组或几个年龄组的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加以观察,求出某种心理水平的代表值,或求出几个年龄组儿童的代表值加以比较。3.纵向研究:对一个或一组儿童进行定期的系统的随访观察(即追踪),找出心理发展过程的系统特点。4.实证研究法:研究者必须通过一定的控制手段,观察、测量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相应变化,从这些变化中找出规律来。5.直觉行动思维:就是儿童在动作中进行思维。这种思维的进行离不开儿童自身对物体的

2、感知,也离不开儿童自身的动作。6.具体形象思维:指依赖于事物的具体形象、表象以及表象的联想而进行的思维。7.自我中心语言:自我中心是指儿童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动作和观点之上的现象。在语言方面的自我中心表现为讲话者不考虑他在与谁讲话,也不在乎对方是否在听他讲话,他或是对自己说话,或由于跟一个偶然在身边的人共同活动感到愉快而说话。8.性别稳定性:是指儿童对自己的性别不随其年龄、情境等的变化而改变这一特征的认识。9.记忆策略:是指为提高记忆效果而采用的手段以及对自身记忆活动的有意识控制的心理活动。10.自传体记忆:是指婴儿对发生在自己身上

3、的具体事件的记忆11.记忆恢复:指学习某种材料相隔一段时间后所测量到的保持量,比学习之后立即测量到的保持量要高。12.同伴关系: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13.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包括谦让、帮助、合作、分享、安慰和捐赠等。14.依恋:是婴儿与母亲或其他养育者之间形成的亲密的,持久的情感关系,婴幼儿以依恋行为(如微笑、啼哭、吸吮、喊叫、抓握、偎依和跟随等)表达对依恋对象的依恋关系。15.移情:当一个人感受到对方的某种情绪时,他自己也能体验到相应的情绪,心

4、理学上称为移情。16.观察学习:就是通过观察他人(范型或称榜样)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而习得新行为。17.关键期:指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影响能起最大作用的时期。关键期中,在适宜的环境影响下,行为习得特别容易,发展特别迅速。18.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整体的反映,是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过程。19.象征性游戏:通过使用替代物并扮演角色的方式,来模拟社会生活的假装或想象游戏。  1.发展的社会性是指个体的心理发展不能脱离(社会条件)。  2.发展的阶段性是指个体心理发展过程是由一个个(特定的发展阶段)组成的。  3.发展的差

5、异性是指每一个儿童的心理都有自己的(发展速率特色)、(风格)等,从而构成个体间心理发展的不同。  4.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证研究法)和(理论研究法)两大类。  5.纵向和横向的研究取向具体体现为(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三种方法。  6.调查法包括(谈话法)、(问卷法)、(测验法)和(产品分析法)四种。  7.尽力减少环境中的(噪音)是保护儿童听力的重要保障。  8.6、7岁时儿童的脑重约(1280)克,已基本接近成人脑重的90%。12岁达1400克(即成人脑的平均重量)。  9.个体心理是在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个体

6、自身心理因素的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的,这就体现了(发展的普遍性)。  10.美国心理学家范茨专门用(视觉偏爱)的方法研究了婴儿对形状的辨别和偏好。  11.多通道知觉主要指(视觉-听觉)、(视觉-触觉)、(视觉-动觉)之间的联合。  12.研究表明儿童方位知觉的发展顺序为先(上下),再(前后),然后是(左右)。  13.儿童思维发展的总趋势,是按(直觉行动思维)在先,(具体形象思维)随后,(抽象逻辑思维)最后的顺序发展起来的。  14.直觉行动思维一方面使儿童的动作(得以协调),一方面把客体从时间和空间上(组织起来)。  15.具体形

7、象思维主要表现在(幼儿期)。  16.学前儿童晚期其思维出现了(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 17.学前儿童自我评价的特点表现为从(依从性评价)发展到对自己个别性和多面性评价。  18.学前儿童自我评价的特点表现为从(主观情绪性)评价到初步客观的评价。  19.学前儿童自我评价的特点表现为从对自己外部行为的评价到对(内心品质)的评价。  20.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主要表现为(自我评价)的发展。社会心理学家认为在同伴群体中的评价标准出现之前(教师)是影响儿童最有力的人物。  21.对于婴儿来说(身体)和(心理)的分离是引起痛苦的重要原因。  

8、22.视敏度就是视觉辨别的精细程度,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视力)。  23.教育既要(适应)儿童的智慧结构,又要(促进)这个结构的不断发展。  24.婴儿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具体事件的记忆叫(自传体记忆)。  25.儿童记忆策略的表现有(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