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造假处罚后果

劳动合同造假处罚后果

ID:29986179

大小:21.42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2-25

劳动合同造假处罚后果_第1页
劳动合同造假处罚后果_第2页
劳动合同造假处罚后果_第3页
劳动合同造假处罚后果_第4页
劳动合同造假处罚后果_第5页
资源描述:

《劳动合同造假处罚后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劳动合同造假处罚后果  劳动合同无效的法律后果  【案情简介】  农民工李某远离家乡来到深圳某企业打工。经双方协商,企业支付给李某的工资报酬是每月2500元,吃住与其他职工同等对待,其它问题企业一概不管。为此双方签订了劳动合同,劳动合同中特别注明“伤亡自负,公司概不负责”,合同期限为二年。  天有不测风云,李某仅工作了2个月就不慎在工作中受伤。企业送李某到医院治疗花去医疗费用10000元,治疗后左腿仍落下残疾,生活十分不便。经当地劳动鉴定委员会鉴定其伤残程

2、度为四级。然而企业除已付10000元外,再不负担李某其他医疗费用。由于有“生死合同”在先,李某是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李某失去劳动能力后,不能继续工作,便回到老家,但是其生活越来越困难,后李某在亲属的陪同下又回到企业,多次要求企业给予生活帮助,企业拒绝了李某的要求,李某就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企业支付全部医疗费用,支付工伤保险待遇。  【律师意见】目的-通过该培训员工可对保安行业有初步了解,并感受到安保行业的发展的巨大潜力,可提升其的专业水平,并确保其在这个行业的安全感。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

3、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  根据《劳动法》第18条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劳动合同无效,无效的劳动合同从订立时起没有法律效力,无效的劳动合同应由劳动争议仲裁部门或人民法院确认。”在本案中,李某与公司签订的合同中“伤亡自负,公司概不负责”的条款违反了国家法律,致整个合同无效,故双方签订的合同属于无效合同。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

4、伤害的;患职业病的;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从本法律条文来看,我们可以看出,工伤的认定与有无劳动合同无关,只要是与公司存有劳动关系,并且伤害发生在特定时间、特定场所即可认定为工伤。有无劳动合同只是可以更好的证明双方之间的劳动关系。而且依据法律的规定,公司应该给员工交纳社会保险。  就本案来说,公司存在以下错误:  1、未给劳动者交纳社会保险;目的-通过该培训员工可对保安行业有初步了解,并感受到安保行业的

5、发展的巨大潜力,可提升其的专业水平,并确保其在这个行业的安全感。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  2、与劳动者签订的合同明显有损劳动者的利益,属于无效合同。本案中就算是李某签订了“死伤厂方概不负责”劳动合同,李某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了受伤,企业仍需承担工伤责任,因此李某可以通过法律途径找企业索赔。  关于用人单位规定罚款等处罚措施的合法性分析目的-通过该培训员工可对保安行业有初步了解,并感受到安保行业的发展的巨大潜力,可提升其的专业水平,并确保其在这个行业的安全感。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

6、,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  一些用人单位规章对职工处予罚款,这类做法引发了三种不同意见:第一种意见是全民所有制企业和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有权按照《企业职工奖惩条例》的规定对本企业的职工处予罚款;第二种意见是各种用人单位均有权按照经过本单位制定通过的规章制度、管理规定对职工处予罚款;第三种意见是按照现行有效的劳动法律,用人单位不能对职工处予罚款。1982年4月10日国务院发布、同日施行的《企业职工奖惩条例》第12条规定:“对职工的行政处分分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留用察看,开除。在给予上述行政处

7、分的同时,可以给予一次性罚款。”第16条规定:“对职工罚款的金额由企业决定,一般不要超过本人月标准工资的百分之二十。”该条例的上述两条规定适用于全民所有制企业和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的全体职工。这是我国劳动法律中对企业职工罚款的直接法律渊源。以前,确实有不少企业的规章制度中规定了对职工处予罚款的内容,一些企业在实际处理职工的违法、违纪行为中也采用了罚款的处罚方法,在一些仲裁机构的裁决、法院的裁判中也有支持全民所有制企业和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对违法、违纪职工采取罚款的案件。但是国务院XX年1月15日公布、同日生效的《关于废止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明确规定,《企业职工奖惩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