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研讨会交流材料:创新社会治理

高考政治研讨会交流材料:创新社会治理

ID:29995213

大小:70.04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12-25

高考政治研讨会交流材料:创新社会治理_第1页
高考政治研讨会交流材料:创新社会治理_第2页
资源描述:

《高考政治研讨会交流材料:创新社会治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创新社会治理【时政热点】当前,我国既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创新社会治理、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任务更为艰巨繁重。2013年11月9日至12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专章部署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强调“创新社会治理,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全面推进平安中国建设,维护国家安全,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治理理论的丰富和发展,集中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超的政治智慧,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指导意义。2014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指出:“推进社会治理创新。注重运用法治方式,实行多元主体共同治理。健全村务公开、居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更好发挥社会组织在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加强应急管理,提高公共安全和防灾救灾减灾能力,做好地震、气象、测绘等工作。改革信访工作制度,及时就近化解社会矛盾。加强行政复议工作。深入开展普法教育,加大法律援助。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坚决打击暴力恐怖犯罪活动,维护国家安全,形成良好社会秩序。”【考点链接】1、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1)就业是民生之本,党和政府要从人民

3、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2)实现收入分配公平,有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3)财政具有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4)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1)建设服务型政府。政府要切实履行好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职能、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职能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努力维护广大人民根本利益。(2)我国政府的性质、宗旨和原则。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4、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建设。 (4)不断完善党的领导和执政方式。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创新社会治理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相统一。3、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1)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作用。加强社会治理需要强化教育的功能。(2)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践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加强普法教育,有利于规范公民的行为。(3)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的关系。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能促进思想道德修养的提升。4、从生活与哲学角度

5、分析(1)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一方面要求我们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另一方面,要重视意识的作用。(2)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同时,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3)联系具有普遍性,要求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创新社会治理,要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4)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当前我国处于社会矛盾凸发期,为解决矛盾要求创新社会治理。(5)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创新社会治理必须着眼于维护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创新试题】1、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在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中继续坚持政府主导、注重发挥社会组

6、织作用,增强市场主体社会责任,充分体现了党领导下的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理念和主张。由此可见(D)①政府必须履行其基本职能,包办一切,进一步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②必须要坚持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这一根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③社会治理要突出人民的主体地位,坚持社会治理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成果由人民共享。④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新升华。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当前,我国既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创新社会治理、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任务更为艰巨繁重。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

7、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专章部署创新社会治理体制,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治理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指导意义。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生活与哲学的知识,分析创新社会治理的唯物论依据?(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专章部署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是根据我国社会发展形势变化的需要提出的。(2)意识对物质能动的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的作用。创新社会治理体制,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治理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

8、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