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及特征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及特征

ID:29995310

大小:36.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25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及特征_第1页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及特征_第2页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及特征_第3页
资源描述: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及特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体育学科核心素养:通过体育学科学习,学生所能掌握与形成的终身体育锻炼所需的、全面发展必备的体育情感与品格、运动能力与习惯、健康知识与行为。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具体表现体育情感与品格体育情感喜欢体育、热爱体育等体育品格能坚持、守规则、善合作、顽强拼搏等运动能力与习惯运动能力基本运动能力:走、跑、跳、投、搬、爬、钻、滚、翻、攀等专项运动能力:锻炼能力、竞赛能力等运动习惯每天运动1小时(如每天早上坚持跑步、下午打篮球等健康知识与行为健康知识科学健身、运动伤病预防、安全防范知识等健康行为运动前做充分的

2、准备活动等素养=(知识+能力)态度2培养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方法和途经 (1)体育教师应注重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体育教师要不断完善自我,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要以身作则,在学生面前,才能起到榜样和楷模的作用。)(2)体育课堂教学重视德育渗透(如体育教师在游戏比赛中对学生进行团结的集体主义教育,使学生树立关心他人,互帮互助的良好意识,学会与他人和睦相处,宽容他人的优秀品质;要培养学生遇到困难要敢于面对、要坚持不懈,吃苦耐劳的可贵精神;培养学生自信、果断和超越自我的拼搏精神。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好德育功能,要

3、将德育教育始终贯穿于课堂教学,要有针对性地结合教材内容和教学活动进行德育教育,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德育教育。)(3)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养成自主健身的习惯 (体育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和端正体育态度,培养学生的自主锻炼的能力,提高学生对体育的认识,使学生了解体育的价值。使学生了解人体身心健康和身体运动的科学知识,掌握科学锻炼的正确方法,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4)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使学生身心能得到健康成长,增强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 3培养体育核心

4、素养的意义(1)打好身体基础  回归体育的本质功能,增强体质. (2)提升全民的体育意识,增强体质健康水平  培养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可以使学生自主健身,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使学生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运动技能,掌握科学的锻炼身体的方法,养成锻炼的良好习惯,能够提高自主锻炼的能力,使学生的身体终身受益。  (3)塑造适应社会发展的综合型人才   培养体育核心素养,可以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健康调节能力,增强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 4总结与建议 综上所述,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这一概念并不“新”,

5、在体育课程改革中加强对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培养是我们体育教育一直以来的目标和追求。新课标提出,培养学生自主锻炼、终身体育的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等内容,这些都是培养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直接体现。在当今的社会大环境下,帮助学生培养其核心素养,让他们在体育活动中能够放松身心,劳逸结合,能够很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基于体育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一直在路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