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蒲潭大桥施组.

隔蒲潭大桥施组.

ID:30001209

大小:283.00 KB

页数:28页

时间:2018-12-25

隔蒲潭大桥施组._第1页
隔蒲潭大桥施组._第2页
隔蒲潭大桥施组._第3页
隔蒲潭大桥施组._第4页
隔蒲潭大桥施组._第5页
资源描述:

《隔蒲潭大桥施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云梦县隔蒲潭大桥施工组织设计总说明表1、施工组织设计文字说明表2、分项工程进度率计划表3、工程管理曲线表4、施工总平面布置图表5、主要分项工程施工工艺框图表6、分项工程生产率和施工周期表表7、施工总体进度计划横道图总说明一、编制原则1.编制依据2.编制范围二、工程概况1.工程简况2.地形、地貌3.地质、地震4.水文、气象5.设计主要技术标准6.桥型结构三、施工总体规划1.任务目标2.管理体系3.劳力组织4.机械设备和技术装备5.施工交通运输6.施工计划简要说明7.主要供应计划表1、施工组织设计文字说明1、设备、人员动员周期和设备、人员、材料运到施工现场

2、的方法2、主要工程的施工方案方法、施工方法2.1钻孔灌注桩2.2联系(二).路面底基层、基层(三).路面面层(四).涵洞与通道(五).防护工程(六).桥梁工程(七).公路沿线设施(八).环境保护工程八、确保工程质量的主要技术保证措施(附创优规划)九、确保工期的主要保证措施十、确保施工安全的主要技术保证措施十一、确保既有公路畅通的主要保证措施十二、雨季施工措施十二、协调处好地方关系的保证措施十四、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和文明施工的主要保证措施十五、完工工程的主要保护措施总说明一、编制原则1、编制依据:根据湖北云港交通发展有限公司二零零零年十一月发布的云梦隔蒲

3、潭大桥招标文件、设计图纸、业主召开的标前会议精神及补遗书和《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公路工程质量评定验收标准》、《公路工程施工劳动定额》、及其它现行规定,根据对施工现场的调查。结合我局现有的机械设备、施工技术力量及施工经验等情况编制。2、编制范围云梦隔蒲大桥图纸内容(即K0+36.71~K0+613.45),全长576.74米。二、工程概况1、工程简况:云梦隔蒲潭大桥跨越府河,是云化公路上唯一的公路大桥,是云梦县和相邻的应城市进行物质交流运输通道上的咽喉。现有的隔蒲潭大桥是1969年在废旧的铁路桥的基础上拓宽改造而成的。荷载标准较低,通行能力有限,大

4、吨位车辆难以通过,大桥建成至今已近30年,桥况较差。随着沿线地方经济的发展,交通运输日益繁忙;按照公路网规划的要求,对隔蒲潭大桥进行拓宽改造,使其通行能力得以提高。府河是汉江中下游的一条支流,通航等级较低,为六级通航河流,并且呈现季节性和区段性通航的特点,枯水期基本没有通行船只,府河常水位为24米左右,主河槽宽约100米左右,常水位时两岸河滩均露出水面,枯水期时水位更低,不到23米,主河槽宽约80米左右。2、地形地貌云梦县位于江汉平原东北部,地势低平,地貌形态简单,可统称为平原。隔蒲潭大桥处于河谷冲积阶地平原区,本区为府河一级阶地,地面平坦,高程一般为

5、24~33米,微向河床及下游倾斜。府河现代河床由北向南;蜿蜒曲折,河床宽80~100米,常年流水。区内主要由第四系全新统及上更新统冲积成因的亚砂土、亚粘土、粘土、砂、砂砾石覆盖。3、地质、地震云梦县境所处大地构造单元为新华夏系第二沉降带的云应凹陷,自北向南跨北部斜坡、应城向下、黄滩塘口断块区等三个V级构造单元。县境分布和出露的地层,仅为第四系全新统亚砂土和中更新统粘土,零星出露下第三系下部红砂岩。第四系覆盖层下隐伏有上第三系和下第三系地层,下第三系地层厚度2000~3000米,基底为元古界、古生界地层。根据钻孔资料,桥址处勘探深度内从上到下依次是:粘土

6、层4~6米,圆砾层3~5米,砾质土及粗砂层7~11米,粘土层2~4米,圆砾层3~5米。4、水文、气象府河在云梦县境内长4公里,流域面积489平方公里,河床一般不足500米,可通过最大流量为4460立方米/秒,河床纵坡最大0.024,最小0.004。水面比降最大1.2%,最小0.04%。河床河床结构为细中砂,一般水质纯净。根据隔蒲潭水文观测,府河隔蒲潭最高水位为33.67米(吴松口高程),1954年7月11日发生,最低水位为21.38米(吴松口高程),1979年4月20日发生。云梦县地处中纬度,属副热带季风气候区过渡性气候带,夏季由热带气团控制,冬季由极

7、地冷气团控制,春秋两季属两个气团相互交替过渡性气候,四季分明,冬寒、夏炎、春暖、秋凉。年平均日照时间较长,年平均气温为15.9摄氏度,年平均无霜期为247天,年平均降雨量为1090毫米左右。5、设计主要技术标准(一)、主要技术标准(1)、荷载等级:汽车-20,挂车-100。(2)、通航标准:六级(3)、设计洪水频率:1/100。(4)、桥面宽度:0.25+0.75+7+2.0+7+0.75+0.25(5)、桥面纵坡:0%(6)、桥面横坡:1.5%(7)、地震烈度:六级(二)、设计规范(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9701)(2)、《公路桥涵设计

8、通用规范》(JTJ021-89)(3)、《公路钢筋砼及预应力砼桥涵设计规范》(JTJ023-8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