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讲记.南怀瑾

庄子讲记.南怀瑾

ID:30004363

大小:4.09 MB

页数:731页

时间:2018-12-25

庄子讲记.南怀瑾_第1页
庄子讲记.南怀瑾_第2页
庄子讲记.南怀瑾_第3页
庄子讲记.南怀瑾_第4页
庄子讲记.南怀瑾_第5页
资源描述:

《庄子讲记.南怀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庄子讲记南怀瑾讲解===============庄子讲记·序言==============今天,我们开始讲《庄子》。《老子》与《庄子》从中国文化整个体系来讲,占的份量非常重。熟悉这两本书的人很多,而且历代注解《庄子》的人也很多,因感受的不同而各有不同的观点。我们现在重新对《庄子》做一个研究,先把《庄子》在中国文化历史上的位置,它所占的份量,特别地提出来。我们都晓得,在春秋战国的时候,所谓诸子百家的学说,是非常的蓬勃发达。我们拿两个人物来作代表,在春秋的末期是孔子,在战国时期是孟子

2、。春秋与战国正是中国历史上天下大乱的时候,先后乱了三、四百年左右。在这个很动乱的历史阶段,对于学术思想来讲,却是最发达自由的时候。可是青年同学们有个观念要搞清楚,并不是说那时的学术思想是真自由的时候,这个名词不是那么讲法的,那个时候无所谓自由,也无所谓不自由。各种思想的蓬勃发展,究其原因,是我们这个国家民族在春秋战国的时候,文化没有完全统一,文字也没有完全统一,有些甚至1是互相抵触的,尤其政治的体制,是每一个诸侯各霸一方,那么,所有的学术思想也各有所不同,但都是在同一个中国文化的体系下来的。我们看到《庄子》这本书中

3、,并没有攻击过孟子,在《孟子》一书里也没有攻击过庄子,但攻击过墨子、杨子。我们晓得,墨子和杨子的思想,都是由道家的思想脱胎演变而来的。墨子的主张,“摩顶放踵,以利天下。”从头顶一直到脚底,都可以放弃自己而去为别人谋利,是彻头彻尾的牺牲自我,以利别人。而杨子,杨朱的思想,则与墨子绝对相反,他主张“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但并不是我一毛不拔,而你却该全部给我。他是主张天下每一个人都是这样一毛不拔,都能不妨害他人的利益,才是为自己的利益着想。这两个思想,一个是绝对为公,大公无私,忘掉了自己;一个是绝对为私,个人主义,自

4、由主义。这是一个最初思想的大问题。依墨子的思想,要想天底下的人,人人都牺牲自我,做到真正的大公无私,可以说,没有一个人做得到的。譬如现在这个地方是十一楼,我们照应了自己这个楼层上的人,上边下边楼层里的人作什么,就没有办法照应,这个公啊,就在这个范围。扩大一点,扩大了我们照应到台北市,没有办法照应到整个台湾,照应了台湾,没有办法照应到整个世界。所以这个公字都是比较的,有范围慢慢地扩大,绝对为公很困难,有这个理而很少有这个事实。那么依杨子的思想,普天之下,每一个人2都只为自己利益着想,绝对不为别人的利益牺牲一根毫毛,那

5、是否做得到呢?也不可能。人类可真是奇妙的动物,固然自私的心理人人免不了,但若要自私到“拔一毛利天下而不为”的程度,却也没有人做得到,更不可能全人类都这样做。那么,孟子攻击墨子和杨子,也是攻击这两种极端相反的主张。绝对的口号唱得很高,但绝对为公做不到,绝对为私也不可能。所以孔孟的儒家思想,客观地为“公”,适当地保留个人自我,适当地保留一点自私;专走中间路钱,中庸之道,这会有助于社会的安定。我们看到,孟子对墨子和杨子有所攻击,但没有看到攻击过庄子。所以有人可以怀疑说,《庄子》是在《孟子》之后还是之前,这属于历史时代的考

6、证范围,很难确定。不过,有一点我们可以确定,孔孟的文化思想以及文章,乃至他们所代表的一切,是周朝齐鲁文化的系统,也可以说是北方文化系统,具有北方朴实敦厚的气质。我们作为中国人,都念过《四书》,尤其像老一辈的读书人,为了要学好文章,必须要背《孟子》、《庄子》。苏东坡再三讲,《孟子》、《庄子》、《史记》,这三部书的文章背得了以后,文章会写得很好。但是你看《四书》的文章文字风格,跟《老子》、《庄子》是两回事。可以说,孔孟的文章章法,是北方文化系统的文学味道,很温柔,很敦厚,很严谨,也很风流。这个风流不是现在讲的浪漫,观念

7、不要搞错了。3《老子》、《庄子》的文章,则代表了南方的文化思想,它的文学境界同《四书》完全不同,后世认为它代表了道家。中国所谓道家的思想,同儒家思想迥然不同。在《庄子》之后,代表南方楚国的文学,便有著名诗人屈原《离骚》、《楚辞》的出现。这一类文章都是同一个系统,其文字境界潇洒而有韵律,非常空灵、洒脱,文章气势也不同。表面上看像一个神经病在说话,东一句,西一句,就像《庄子·齐物论》里讲的“吹”,那的确是在“吹”。现在我们青年人讲话说的“吹”,这个“吹”字字眼的用法,是从《庄子》里面窃取而来的。但是,庄子“吹”得非常有

8、味道。研究历史文化,需要了解当时不同地区的文字风格的趋势。楚辞,以及词赋等华贵美丽的文学作品,出于南方。后代思想的发展,老庄、禅宗皆在南方,尤其长江流域一带最为盛行。这一点,青年同学们在研究中国文化,重新整理中国文学、哲学时,有必要加以特别注意。一般来说,北方民风,温柔敦厚,朴实无华。方方正正,顶天立地的仁道文化,往往由北向南发展。而思想高明、空灵优雅的文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