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家河读后感

梁家河读后感

ID:30008347

大小:16.66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25

梁家河读后感_第1页
梁家河读后感_第2页
梁家河读后感_第3页
资源描述:

《梁家河读后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梁家河》读后感利用周末两天的时间一口气通读了《梁家河》,深深的被书中内容和故事所吸引,很受启发,同时很多感想也由然而生,对以下几个方面印象尤其深刻。首先是习近平同志在逆境下的坚忍不拔。由于受父亲习仲勋冤案的牵连,习近平同志在“文革”中饱受折磨,家被查抄,本人也因为不愿甘爱欺负而被抓。在这种情况下,他毅然选择了到延安插队。在梁家河,在当时那个被撕裂的年代,他的父亲遭到批判关押,母亲被下放,姐姐去了内蒙古……他本人也受到了种种迫害。但他很快调整了心态,适应了农村环境,克服了种种困苦。逐步融入了农村和农民之中,有了自己的“团结观”,逐步和梁家河人民打成了一

2、片。其次是习近平同志对坚定信仰的不懈追求。动荡的时代、逆境的折磨丝毫没有动摇习近平同志对共产主义坚定信仰的不懈追求。要知道,在当时的年代,顶着“黑帮子弟”帽子的他,与招工、上学、当兵、入团、入党都是无缘的。但习近平同志坚信真理,百折不挠,先后八次递交入团申请书,十次递交入党申请书,在延川正义党员干部的支持和帮助下,终于驱散阴霾,得偿所愿。再者是习近平同志对信仰初心的深刻理解和执着奋斗。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习近平同志在梁家河担任党支部书记期间的工作,很好的诠释了这一深刻内涵。他说“人来到世上,就是要为人类办好事

3、”,从他克服重重阻力为乡亲们打水坠坝,到绝不信邪努力建成陕西省第一个沼气池,无一不是在为人民谋幸福,无一不是让群众真正受益。从沼气池边“全国人民大办沼气”的宣传画,也可以看出他心系民族、不忘初心的广大胸怀。第四是习近平同志对人民对百姓发自内心的深厚感情和亲切关怀。习近平同志曾说过“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惘、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在梁家河担任党支部书记期间,习近平同志克服艰苦环境和落后体制带来的各种困难,先后建成了铁业社、供销店、

4、缝纫社、磨房和菜园,打水坠坝、建沼气池、挖甜水井,在建设过程中不辞辛苦,身先士卒,甘于奉献,无一不显示出他胸中装着人民,心里总是想着为人民谋幸福。此后对梁家河人民持续的关怀、多次的看望,更是展现出他和人民的深厚感情。这一切发自内心,是装不出来的。第五是习近平同志低调务实的一贯作风。习近平同志曾多次要求周围的同志们要“少说多做,做行动上的巨人”,从他“干活从不撒奸”、“我就是一个农民”到“当干部的身上要留住泥土味”,通过他在梁家河的一系列工作和成就,我们能深刻的感受到,他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他真的是那种“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他用自己的低调

5、务实感动和影响了周围一大批的干部群众。第六是习近平同志在为人民服务过程中展现出的过人智慧。习近平同志曾说过“我们不管做什么事,都面临巧干和苦干的选择,我们要想办法巧干,避免苦干”。这番话显示了他在当时环境下的独立思考和过人的智慧,从他用新方法建水坠坝,到建沼气池改善群众做饭照明条件,再到建代销店方便群众的想法和培养人才修理柴油机的办法,处处都闪耀着这种智慧的光芒。无论做什么工作,他都很讲究方法,对症下药,也因此他才能克服许多看起来无法克服的困难。通过对《梁家河》的学习,增长了知识,坚定了信仰、受到了启发,学到了方法。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要以习近平同志

6、为榜样,不忘初心,努力的为企业工作,为人民服务。2018年9月2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