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社会工作分析案例

儿童社会工作分析案例

ID:30011496

大小:60.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12-26

儿童社会工作分析案例_第1页
儿童社会工作分析案例_第2页
儿童社会工作分析案例_第3页
儿童社会工作分析案例_第4页
儿童社会工作分析案例_第5页
资源描述:

《儿童社会工作分析案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儿童社会工作案例(一)一、案例背景1、基本情况:案主为9岁男孩,读小学二年级,单亲家庭,思想、语言比同龄孩子成熟,品行顽劣,经常做出一些危险性动作,学习成绩属中等,父亲曾经带其做过智力测试,智力正常,喜欢玩电脑游戏、手工制作。2、家庭情况:父亲53年出生,为回城知青,96年与小自己22岁的浙江女子结婚,婚后由于年龄、兴趣爱好的差异于99年离婚,离婚后母亲回浙江再婚,父亲带着案主单独生活,离婚后父母保持较友好关系,节假日,案主有时会到母亲那里过一段时间。父亲现为一大型中日合资企业副总经理,2003

2、年查出患有鼻炎癌。爷爷奶奶已经过示,案主有两个姑姑,但住的都较远,案主去她们家的次数不多,居父亲讲,姑姑们都很爱案主。由于父亲忙于工作,从案主读学前小班开始(3岁),早上送案主去学校,下午放学时父亲委托一位大妈妈把案主接到她们家,并在那里吃晚饭、洗澡、写作业,一直到晚上父亲下班回来把案主接回家。3、学校老师对其评价:据父亲讲,从学前班开始,老师就认为案主很顽皮,外面的集体活动,为了其他学生的安全和管理,老师会把案主留下,不让其参加集体活动。现在的班级,由于太顽皮,老师专门做了一本针对案主的意见薄

3、,班里同学随时发现案主的顽劣的行为,并报告老师记在上面,案主非常聪明,平时不爱学习,经常逃课,只在考试前几天复习,但考试成绩挺好,案主数学、手工、语文课学的很好,英语教差。暑托班老师普遍反映案主有暴力倾向,与其他小朋友打架,扰乱课堂纪律,严重影响暑托班的正常进行。4、大妈妈对案主评价:大妈妈认为案主很聪明,平时从学校回来后就看电视,让他写作也不会去写,一直看到吃晚饭,若不看电视就自己玩,很少写作业,临近考试大妈妈叮嘱案主要考试了,要抓紧复习,这时候才会看看书,考试成绩挺好。在大妈妈家里,所有人也

4、是顺着他,否则他会发脾气,用大妈妈的话说是“你要顺着他的毛长,否则会闹”资料在这位大妈妈带他之前已有三位大妈妈带过他,都因为他太顽皮,别人不愿带他。这位大妈妈带他也遭到全家人的反对,家人认为大妈妈是没事找事,但这位大妈妈看到案主父亲工作忙,案主没有妈妈,可怜他们,因此即使案主惹人烦,她也是愿意带他的。大妈妈很担心,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案主将来会麻烦,但是她认为对案主正确的教育方法应该是把案主送到特殊的学校去,自己的责任较小。5、父亲对问题看法:父亲认为,案主今天的结果自己负有较大的责任,自案主很

5、小时候,没离婚前,父亲对案主实行的是打骂教育,离婚后没有给案主较多的爱,使案主长期在缺少父母爱的环境中长大。另外他还认为,案主所在的学校在对待案主的有偏见的不正确教育方法上对案主今天的行为结果更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谈到案主所在的学校包括幼儿园和现在的小学,案主父亲充满愤懑、仇恨心理,但同时又表示,不送到学校案主又能到那里去,自己也是没办法的事。二、曾经治疗经历:父亲曾带案主看过心理医生,医生的诊断结论是:父母离婚、父亲生病对案主的打击很大,案主意识到失去母亲又要失去父亲而自暴自弃,因此常常做出一

6、些危险动作引起别人注意。医生的建议是要给案主更多的爱,这样才能激发案主把自己的爱带给其他人。三、案例诊断:工作员对案主进行了两天的接触与观察发现案主并不讨厌暑托班生活,也想容入这个集体,很怕老师让他单独呆在一边。如果老师对他态度很凶,他如果觉得自己没错,他的反抗就很强烈,但如果是他做的不对,老师给他讲道理,他还是听话的,如果是严厉的批评他,他也会反抗,但不是较强烈。案主非常聪明动手能力很强,很喜欢手工课,在手工课,比其他孩子提前完成作品,且很有创意。数学运算能力很强,反映很快。在课间主动找其他小

7、朋友玩,但玩不长,通常是有不合他意的就与小朋友打起来,如果他喜欢或想玩其他小朋友的东西,他不会主动借的而是趁小朋友不注意时拿别人的,如果在课间他与其他小朋友玩的过程中,工作员表扬他一些好的行为或鼓励他帮助小朋友他会很乐意的。在与其他人交往过程中缺乏礼貌用语通常是说“你、给我”等带有命令式语气的句子,不带有称呼的。综合分析案主周围人对案主的反应与工作员对案主的观察作出以下分析:1、在读学前班前,由于父母闹离婚,父母之间的不良交往方式,以及父母双方把情绪迁怒到案主身上,拿案主发泄,使案主从小生活在一

8、个没有爱的家庭环境中,这对案主造成很大程度的伤害,使案主幼小心灵承受不能承受之重。2、在缺少爱与温暖的环境中长大,家庭的变故,身边人的暗示(失去母亲,父亲得了癌症也可能会失去父亲,案主将是一个可怜的孩子)使案主总觉的身边的环境对他不公平,造成对周围的一切产生仇视心理,这样的后果一方面使案主比一般孩子成熟,另一方面也常常做出一些危害性的行为,表示他的报复心理和引起别人的关注。资料3、不良教育方式的影响,当父亲意识到家庭变故对案主造成的不良影响时,不是以正确的方法加以引导而是以另一种用物质上的满足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