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商业计划书(精品文档)

公司商业计划书(精品文档)

ID:30017494

大小:209.00 KB

页数:30页

时间:2018-12-26

公司商业计划书(精品文档)_第1页
公司商业计划书(精品文档)_第2页
公司商业计划书(精品文档)_第3页
公司商业计划书(精品文档)_第4页
公司商业计划书(精品文档)_第5页
资源描述:

《公司商业计划书(精品文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概要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食品的需求已经开始从满足温饱的基本需求过度到“营养、安全、优质、无公害”的深层需求,对环保型绿色食品,需求量越来越大。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通江银耳将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重视和青睐,进而与银耳相关的产业也将具有越来越大的市场和发展空间。古今史著和历代医学家通过临床验证,确认银耳有强精补肾,滋阴润肺,生津目咳,清润益胃,补气和血,强心壮身,补脑提神,嫩肤美容,延年益寿,抗癌之功效,但银耳的质量尤为重要。在食用菌界银耳无论是在经济价值还是营养价值都无与伦比。在食用菌界有“世界银耳在中国,中国银耳在通江”之说。尽管全国不仅只有四川

2、通江生产银耳,但是通江银耳却因其独特的朵大、耳肥、质好而闻名世界。四川省通江县地处大巴山南麓,拥有“一府三乡”(一府: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首府;三乡:中国红军之乡,中国银耳之乡,中国溶洞之乡)的美誉。气候温和湿润,适宜多种食用菌的生长。通江银耳是中国银耳的发祥地,距今已有200多年的栽培历史。早在清光绪二十年,通江银耳就已成为宫廷贡品,孙思邈的《千金翼方》、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叶可峰的《本草再新》、曹炳章的《增订伪药条例》、《中国大辞典》等史书对银耳均有详细的论述。通江银耳由于品质好、营养成分高而驰名中外,因而,通江县在1995年被国务院命名为“中国银耳之乡”。20

3、04年,国家对通江银耳实施了原产地保护。通江银耳,又名白木耳、白耳子等,隶属真菌门、担子菌亚门、银耳目、银耳科、银耳属,是珍贵的食药用菌。它富含胶质,泡发率高,可制成多种甜食及菜肴。我国四川省通江县陈河乡是中国银耳之乡,是高品质野生银耳的主产区。陈河乡常年为云雾笼罩,该地的地理气候非常适合真菌类植物的生长。但是,由于通江县的地理劣势,导致长期处于“老、边、穷”的状态,通江银耳产业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在此情况下,通江需建立一个全面发展银耳及其相关产业的企业,将通江银耳带出全国,走向世界。并且将通江深厚的银耳文化打造成全国独一无二的文化品牌。当然,在大学生创业之初的

4、资金有限,要建立一个规划全面、设备齐全、功能完善、科研实力强大的银耳产业公司实非易事。因此,我们首先计划进行小型产业的发展,在发展的同时,积累资金与生产经验,再逐步建立扩建厂房和设备,扩大销售面积,建立起机制健全,设备完善的大型银耳产业链,进而带动银耳文化生态旅游的发展。一、借助通江县经济建设的热潮,在良好的投资创业的环境下,抓住机遇发展本地特色产品。二、利用在校所学30的农学专业知识,为家乡发展做贡献,实现人生的价值。三、借助通江银耳强大的社会认可度,提高产品质量和科研创新的力度,加大潜力巨大的银耳深加工产业的投入。四、利用科学合理、人性化的管理机制,建立企业长

5、期发展战略。最后,本公司各部门的负责人都是相关领域经验比较丰富的杰出青年。过硬的专业知识,加上强烈创业精神,必将引领公司走上一个良性的可持续发展道路。302公司介绍2.1公司简介公司名称:四川省三乡情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创办时间:二零一零年四月公司地址: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2.2公司组织结构公司起初采用直线型组织结构,如图2-1所示。总经理公司总部人工培育基地生产厂厂长经理主任办公室宣传部人力资源部市场部财务处办公室研究处技术处外联处办公室安全科人事科销售科技术科采购科图2-1公司(成立初)组织结构该组织结构的特点是组织中各种职务按垂直直线排列,各级主管人员对所属下级拥

6、有直接的一切职权,组织中每一个职员能向一个直接上级报告。该组织结构简单、授权集中,责任明确,命令统一,联系简捷,该组织结构很适应公司的初步发展。2.3公司宗旨及发展目标30公司本着“发展地方经济、展示地方特色”的宗旨,将以“勤奋、感恩、创新、发展”为企业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用人性化的规章制度管理企业;坚持以科研创新为企业发展的动力,以促进革命老区发展为己任,大力发扬通江深厚的红军精神,用优秀的企业文化将通江银耳产品推向全国,走向世界为目标。努力将企业产品做大、做强,做出特色。公司始创于四川省通江县,逐步发展为全省乃至全国颇具影响力的银耳实业集团。2.4公司业务描述

7、   本企业产品以银耳为主,涵盖以银耳为主料的深加工产品的生产和新产品的研发,以及银耳文化为主的农家乐品牌的打造和推广,本企业将由单一的菌类食品转化为营养型、保健型食品,并与当地银耳科研院以及外地农业高校联合,实施“农户+企业+科研”的运作模式,不断革新技术,创新更适合现在人们生活的产品,所将单一的银耳产品发展成为一条带动当地银耳产品产业化的链条。2.5公司设施   由于创办之初,资金等各方面条件有限,本公司设立一个银耳人工培育基地、一生产部门、以及两个直销点,银耳人工培育基地建立在通江银耳的发祥地----四川省通江县陈河乡,主要进行人工银耳的培育和与科研及高等院

8、校进行技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