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中考数学压轴题 函数梯形问题(二)

2012中考数学压轴题 函数梯形问题(二)

ID:30017740

大小:25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26

2012中考数学压轴题 函数梯形问题(二)_第1页
2012中考数学压轴题 函数梯形问题(二)_第2页
2012中考数学压轴题 函数梯形问题(二)_第3页
2012中考数学压轴题 函数梯形问题(二)_第4页
2012中考数学压轴题 函数梯形问题(二)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2中考数学压轴题 函数梯形问题(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2中考数学压轴题函数梯形问题(二)例3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抛物线的解析式是y=,点C的坐标为(–4,0),平行四边形OABC的顶点A,B在抛物线上,AB与y轴交于点M,已知点Q(x,y)在抛物线上,点P(t,0)在x轴上.(1)写出点M的坐标;(2)当四边形CMQP是以MQ,PC为腰的梯形时.①求t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和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②当梯形CMQP的两底的长度之比为1∶2时,求t的值.图1动感体验请打开几何画板文件名“10杭州24”,拖动点Q在抛物线上运动,从t随x变化的图像可以看到,t是x的二次函数,抛物线的开口向下.还可以感受到,PQ∶CM=1

2、∶2只有一种情况,此时Q在y轴上;CM∶PQ=1∶2有两种情况.思路点拨1.第(1)题求点M的坐标以后,Rt△OCM的两条直角边的比为1∶2,这是本题的基本背景图.2.第(2)题中,不变的关系是由平行得到的等角的正切值相等,根据数形结合,列关于t与x的比例式,从而得到t关于x的函数关系.3.探求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要考虑梯形不存在的情况,排除平行四边形的情况.4.梯形的两底的长度之比为1∶2,要分两种情况讨论.把两底的长度比转化为QH与MO的长度比.满分解答(1)因为AB=OC=4,A、B关于y轴对称,所以点A的横坐标为2.将x=2代入y=,得y=2.所以点M的坐标为(0,

3、2).(2)①如图2,过点Q作QH^x轴,设垂足为H,则HQ=y,HP=x–t.因为CM//PQ,所以∠QPH=∠MCO.因此tan∠QPH=tan∠MCO,即.所以.整理,得.如图3,当P与C重合时,,解方程,得.如图4,当Q与B或A重合时,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此时,x=±2.因此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且x¹±2的所有实数.图2图3图4②因为sin∠QPH=sin∠MCO,所以,即.当时,.解方程,得(如图5).此时.当时,.解方程,得.如图6,当时,;如图6,当时,.图5图6图7考点伸展本题情境下,以Q为圆心、QM为半径的动圆与x轴有怎样的位置关系呢?设点Q的坐标为,那

4、么.而点Q到x轴的距离为.因此圆Q的半径QM等于圆心Q到x轴的距离,圆Q与x轴相切.例4已知,矩形OABC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位置如图1所示,点A的坐标为(4,0),点C的坐标为,直线与边BC相交于点D.(1)求点D的坐标;(2)抛物线经过点A、D、O,求此抛物线的表达式;(3)在这个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M,使O、D、A、M为顶点的四边形是梯形?若存在,请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图1动感体验请打开几何画板文件名“10奉贤24”,分别双击按钮“MO//AD”、“MA//OD”和“MD//OA”,可以体验到,在“MO//AD”和“MA//OD”两种情况下

5、,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可以判定直角三角形相似;在“MD//OA”情况下,根据对称性可以直接得到点M的坐标.思路点拨1.用待定系数法求抛物线的解析式,设交点式比较简便.2.过△AOD的三个顶点分别画对边的平行线与抛物线相交,可以确定存在三个梯形.3.用抛物线的解析式可以表示点M的坐标.满分解答(1)因为BC//x轴,点D在BC上,C(0,-2),所以点D的纵坐标为-2.把y=-2代入,求得x=3.所以点D的坐标为(3,-2).(2)由于抛物线与x轴交于点O、A(4,0),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ax(x-4),代入D(3,-2),得.所求的二次函数解析式为.(3)设点M

6、的坐标为.①如图2,当OM//DA时,作MN⊥x轴,DQ⊥x轴,垂足分别为N、Q.由tan∠MON=tan∠DAQ,得.因为x=0时点M与O重合,因此,解得x=7.此时点M的坐标为(7,14).②如图3,当AM//OD时,由tan∠MAN=tan∠DOQ,得.因为x=4时点M与A重合,因此,解得x=-1.此时点M的坐标为.③如图4,当DM//OA时,点M与点D关于抛物线的对称轴对称,此时点M的坐标为(1,-2).图2图3图4考点伸展第(3)题的①、②用几何法进行计算,依据是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的正切相等.如果用代数法进行,计算过程比较麻烦.以①为例,先求出直线AD的解析式,再

7、求出直线OM的解析式,最后解由直线OM和抛物线的解析式组成的二元二次方程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