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九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说课稿全集

[语文]九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说课稿全集

ID:30029230

大小:251.50 KB

页数:75页

时间:2018-12-26

[语文]九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说课稿全集_第1页
[语文]九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说课稿全集_第2页
[语文]九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说课稿全集_第3页
[语文]九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说课稿全集_第4页
[语文]九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说课稿全集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九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说课稿全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沁园春雪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内容和地位:《沁园春雪》是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位于单元之首,是一篇重点讲读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诗词拔萃”。诗歌是文学殿堂里的璀璨明珠,优秀的诗歌可以穿越时间的长河,拨动人们的心弦。而毛主席的词是用古诗词的体例来表现现代的内容,是中国革命的史诗,气势磅礴,气吞山河。《沁园春雪》更是被誉为“千古绝唱”。2、课标要求与处理策略: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而诗歌阅读更是难点。什么是阅读?阅读有什么意义?《课程标准》认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本身不是目的,只是一种手段

2、和途径,它的目标是有益于人的发展。因此,诗歌的阅读与赏析不能只是机械的背记,也不能是零打碎敲的分析,要引导孩子们品味诗词的内蕴,逐步达到拓宽胸襟,净化灵魂的目的。《课程标准》阅读部分指出: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与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沁园春雪》就是训练朗诵的极好例子,需要反复诵读,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来认知内容,感受韵律,品味语言,赏析手法,领会意境,发展语感。《课程标准》语文课程实施建议部分指出,编写教材要有利于学生学习,在教材的使用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应是教材的使用者、评价者

3、和编写者。《沁园春雪》在人教版语文教材中位于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主要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初步的鉴赏能力,七年级学生与九年级学生应该有明显的能力差异,因此课文编排的科学性有待于进一步探讨。而这一单元的一首现代诗《再别康桥》难度更大,在大学语文教材里也是精讲篇目。教师针对不同的教材内容,一般处理策略是难者浅教,易者深教。而《沁园春雪》作为传统名篇,虽有一定难度,必须突破难点。二、说学习目标根据教材内容和课标要求,本课的学习目标确定为:1、有感情的朗诵课文,轻松背诵。2、品读赏析,体会作者的胸襟与抱负。3、掌握学习诗词的方法,学以致用。三、说重点、难点《沁园春雪》是

4、训练朗诵的极好例子,因此本课的重点是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来认知内容,感受韵律,品味语言,领会意境。难点是体会作者的胸襟与抱负,掌握学习诗词的方法,学以致用。四、说教学方法《沁园春雪》作为传统名篇,适合朗诵,因此教学的最佳途径就是诵读,以读贯穿始终,分初读理解内容,再读体会情感,品读深入赏析,诵读传情达意四个板块。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读析结合,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艺术境界。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鉴赏文学作品还有一定难度,所以上阕以老师引导、讲解为主,下阕以学生自学、合作探究为主。五、说教学流程1、导入新课。同学们,有一种让人爱得几乎心疼的文学精灵,它就是诗;有一种让无

5、数文人学子如醉如痴的文学神魔,它就是词。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毛主席的一首词《沁园春雪》,共同感受风流人物的慷慨豪情。二、展示学习目标。老师宣读三、简介题目。老师简介词牌名知识,词牌名与题目的区别。(这三个环节用时大约1分40秒,最初的教学设计导入语较长,学习目标由学生齐读、老师说明,解题之后还有作者和写作背景介绍,用时大约6分钟,入题太慢,时间利用率极低。导入语设计必须简洁,学习目标主要是老师掌握,学生齐读也没有必要,甚至不展示教学目标也完全可以,因为语文课也很难当堂进行达标测评,我个人认为展示目标没有任何作用。作者和写作背景的介绍可根据需要灵活安排,如果只是

6、按照套路程式,学生会觉得索然无味,还没有接触文本已经丧失了兴趣。因此,这些环节必须精简压缩,让孩子们快速接触文本。)四、初读整体感知。1、学生大声朗读,结合注释,读准字音。2、老师正音。(多音字和易错字)沁园春莽莽分外妖娆成吉思汗今朝数风流人物3、学生概括上下阕的主要内容。(先让学生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概括主要内容,对文本有一个整体感知,避免一开始就进行支离破碎的分析。)五、再读体会情感。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准字音,初步体会作者的情感。学生第一遍读重在注意语音饱满圆润,注意节奏;学生第二遍要体会情感,注意抑扬顿挫,在配乐中静如意境。(教师的范读意义非凡,如

7、果教师畏畏缩缩,一直回避范读,却一直要求学生要大胆尝试,读出水平,结果可想而知。课文范读录音往往让学生觉得高不可攀,学生范读往往对内容把握不太到位。因此,教师要做好准备,不必担心自己读得不好,我们常常就是这样对学生说的。大胆尝试范读,做学生表率,教师范读对学生的鼓励作用不可忽视。)六、品读深入赏析。1、老师引领学生学习上阕,品味情感,指导诵读。(1)、上阕写北国壮丽雪景,如何读出壮丽的特点?(2)、词人望到了什么?(插入介绍写作背景)(3)、总结写景特色。动静结合,虚实相生。(4)、齐诵上阕,教师指导点拨。(“望”字是上阕的领字,作者望到了什么?学生一般会回

8、答:望到了长城、黄河、群山、高原。其实,作者当时的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