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性新兴产业二十大重点工程

战略性新兴产业二十大重点工程

ID:30038576

大小:35.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26

战略性新兴产业二十大重点工程_第1页
战略性新兴产业二十大重点工程_第2页
战略性新兴产业二十大重点工程_第3页
战略性新兴产业二十大重点工程_第4页
战略性新兴产业二十大重点工程_第5页
资源描述:

《战略性新兴产业二十大重点工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二十大重大工程(一)重大节能技术与装备产业化工程  围绕应用面广、节能潜力大的高效锅炉窑炉、余热余压利用、热电联产、电机系统和大容量低成本蓄能等领域,实施重大技术装备产业化示范工程;推进高效风机、水泵、变压器、空调机组、内燃机、节能家电等技术装备和产品的发展。到2015年,形成一批以高效燃烧、能源梯级利用、高效蓄能、绿色节能建材、节能监测和能源计量等为重点的节能技术装备与产品制造骨干企业和产业化示范基地,高效节能技术与装备市场占有率提高到30%左右,创新能力和装备开发能力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二)重大环保技术装备及产品产业化示范工程  以烟气脱硫脱硝、机动车尾气高效净化等大气污染

2、治理装备,城镇生活污水脱氮除磷深度处理、新型反硝化反应器等水污染治理成套装备,高效垃圾焚烧和烟气处理、污泥处理处置等固体废物处理装备,重金属、氨氮在线监测等环境监测专用仪器仪表,环境应急监测车、阻截式油水分离及回收设备等环境应急装备为重点,实施一批产业化示范工程。推进重金属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技术开发与示范应用,加快高性能膜、脱硝催化剂纳米级二氧化钛载体、高效滤料等污染控制材料的产业化。到2015年,培育一批在行业具有领军作用的环保企业集团及一批“专、精、特、新”的环保配套生产企业,创建10-15个区位优势突出、集中度高的环保技术及装备产业化基地。(三)重要资源循环利用工程  

3、实施“城市矿产”示范工程,建设一批“城市矿产”示范基地,提升废钢铁、废有色金属(稀贵金属)、废橡胶、废轮胎、废电池等再生资源利用技术和成套装备产业化水平。实施再制造产业化示范工程,建立一批再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形成若干再制造产业集聚区。实施产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示范工程,推进大宗固体废物、共伴生矿、建筑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加快建立先进技术支撑的废旧商品回收利用体系,建设一批示范城市。加快海水淡化产业发展。到2015年,建成我国重要资源循环利用技术体系,再制造产业初具规模,资源再生加工利用能力达每年2500万吨,煤矸石等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能力达每年4亿吨。(四)宽带中国工程 

4、 加快推进宽带光纤接入网络建设,推进第三代移动通信(3G)网络全面、深度覆盖,开展TD—6LTE规模商用示范;实施下一代互联网商用推广,建立新型网络体系架构及配套技术试验床,形成完备的互联网技术标准,完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全面实施广播电视数字化改造,积极推进三网融合;组织关键技术、装备、智能终端的研发及产业化。到2015年,宽带接入能力显著提高,95%的行政村具备宽带接入能力,相关装备和智能终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全国县级(含)以上城市有线电视实现数字化,80%实现双向化,并基本完成数字地面电视覆盖。(五)高性能集成电路工程  围绕重点整机系统应用需求,突破高端通用芯片核心技术,大

5、力支持移动互联、模数混合、信息安全、数字电视、射频识别、传感器等芯片的设计,形成系统方案解决能力。加快先进生产线和特色生产线工艺技术升级和产能扩充,提高先进封装工艺和测试水平。进一步完善产业链,增强关键设备、仪器和材料的开发能力,支持大生产线规模应用。强化国产芯片和软件的集成应用。加快提升国家级集成电路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的水平和能力。到2015年,集成电路设计业产值国内市场比重由5%提高到15%。(六)新型平板显示工程  开展TFT-LCD显示面板关键技术和新工艺开发,实施玻璃基板等关键配套材料和核心生产设备产业化项目。突破PDP高光效技术、高清晰度技术以及超薄技术,完善配套产业链

6、。开展高迁移率TFT驱动基板技术开发,攻克OLED有机成膜、器件封装等关键工艺技术,加强关键材料及设备的国产化配套。开展3D显示、电子纸、激光显示等新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到2015年,新型平板显示面板满足国内彩电整机需求量的80%以上,提高关键材料和核心生产设备本地化配套率。(七)物联网和云计算工程  构建物联网基础和共性标准体系,突破低成本、低功耗、高可靠性传感器技术,组织新型RFID、智能仪表、微纳器件、核心芯片、软件和智能信息处理等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链建设。在典型领域开展基于创新产品和解决方案的物联网示范应用,培育和壮大物联网新兴服务业,加强物联网安全保障能力建设。开展云计算

7、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整合现有各类计算资源,推动各领域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突破虚拟化、云计算应用支撑平台、云安全、云存储等核心技术,大力加强高性能计算等领域应用软件的开发,推进高性能服务器、海量数据存储、智能终端等设备产业化,加强对云计算基础设施的统筹部署和创新发展,构建云计算标准体系,支持建设一批绿色云计算服务中心、公共云计算服务平台,促进软件即服务(SaaS)、平台即服务(PaaS)、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等业务模式的创新发展。到2015年,初步形成符合国情的应用模式、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