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撤销合同是否双方都有撤销权

可撤销合同是否双方都有撤销权

ID:30038818

大小:23.69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12-26

可撤销合同是否双方都有撤销权_第1页
可撤销合同是否双方都有撤销权_第2页
可撤销合同是否双方都有撤销权_第3页
可撤销合同是否双方都有撤销权_第4页
可撤销合同是否双方都有撤销权_第5页
资源描述:

《可撤销合同是否双方都有撤销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可撤销合同是否双方都有撤销权  可撤销合同和合同的撤销权区别  一、条件  可撤销合同:  1、在被撤销前它是有效的,只有在被撤销以后才是自始无效的;  2、可撤销的合同主要是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不真实的合同;  3、必须由有撤销权的当事人行使撤销权,请求撤销合同。撤销权:  客观条件:即指债务人有危害债权的行为。具体表现为,债务人实施了一定处分财产的行为;债务人处分财产的行为已经发生了法律效力;债务人

2、处分财产的行为已经或者将要对债权人造成损害。主观条件:指债权人行使撤销权时必须有债务人实施处分行为或者债务人与第三人实施民事行为时具有主观恶意。  二、方式目的-通过该培训员工可对保安行业有初步了解,并感受到安保行业的发展的巨大潜力,可提升其的专业水平,并确保其在这个行业的安全感。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  可撤销合同:存在法定事由,合同一方当事人可请求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但是,当事人请求变更的,人民法院或仲裁机

3、构不得撤销。(可撤销合同主要有三类即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  撤销权:债权人在债务人实施的减少财产的行为危及债权人的实现时,请法院撤销其行为。  三、权利所有者  可撤销合同:通常由因意思表示不真实而受损害的一方当事人享有。  撤销权:债权人  四、后果  可撤销合同:合同被撤销,不影响合同中独立存在的有关解决争议方法的条款的效力。合同撤销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折价赔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的损

4、失,双方都有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当事人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因此取得的财产收归国家所有或者返还集体、第三人。  撤销权:撤销权的适用对象是债务人的积极行为,撤销权行使的结果是恢复债权人的财务和权利,债权人就撤销权行使的结果并无优先受偿的权利。但债权人行使撤销权所支付的律师代理费、差旅费等必要费用,由债务人负担;第三人有过错的,应当适当分担。  五、撤销权消失目的-通过该培训员工可对保安行业有初步了解,并感受到安保行业的发展的巨大潜力,可提升其的专业水平,并确保其在这个行业的安全感

5、。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  可撤销合同:情形一,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当事人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1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撤销权消失;此“1年”时效为不变期间,不适用诉讼时效中止、中断或者延长的规定。情形二,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放弃撤销权。  撤销权:自债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1年内行使。自债权人的行为发生之日起5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该撤销权消灭。  合同可撤销的情形

6、有哪些  摘要:可撤销合同是一种相对有效的合同,在有撤销权的一方行使撤销权之前,合同对双方当事人都是有效的。它是一种相对无效的合同,但又不同于绝对无效的无效合同。  可撤销合同是民法中可变更和可撤销的民事行为的一种.可撤销合同主要是意思表示不真实的合同。可撤销合同的效力取决于当事人的意志,它是一种相对无效的合同,但又不同于绝对无效的无效合同。那么可撤销合同的情形有哪些呢?我国《合同法》第54条规定:“下列合同,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1)因重大误解订立的;(2)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

7、平的。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当事人请求变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不得撤销”该条明确规定了可撤销合同之情形目的-通过该培训员工可对保安行业有初步了解,并感受到安保行业的发展的巨大潜力,可提升其的专业水平,并确保其在这个行业的安全感。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  (一)重大误解的合同  所谓重大误解的合同,是指行为人因对合同

8、的重要内容产生错误认识而使意思与表示不一致的合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71条规定:“行为人因对行为的性质、对方当事人、标的物的品种、质量、规格和数量等的错误认识,使行为的结果与自己的意思相悖,并造成较大损失的,可以认定为重大误解”。该规定解释了重大误解的合同的基本内容。  1.重大误解的特征。在民法理论上,重大误解又称为错误,其情形有二:(1)意思与事实不一致,(2)意思与表示不一致。按照德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