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医考微生免疫必考总结

执医考微生免疫必考总结

ID:30044115

大小:107.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2-26

执医考微生免疫必考总结_第1页
执医考微生免疫必考总结_第2页
执医考微生免疫必考总结_第3页
执医考微生免疫必考总结_第4页
执医考微生免疫必考总结_第5页
资源描述:

《执医考微生免疫必考总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医学全在线www.med126.combbs.med126.com第一单元 微生物的基本概念微生物一个字小而简单。1.非细胞型微生物:病毒(活的)。2.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菌细菌,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放线菌。4体2菌(原始)。3.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真菌(真性)。第二单元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细菌的基本结构:细胞壁:肽聚糖由聚糖支架与四肽侧链及五肽交联桥共同构成。功能:维持菌体固有形态。革阴有外膜,脂多糖是革阴细菌内毒素主要成分。溶菌酶:切断聚糖支架的β-1,4糖苷键,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青霉素:切断四肽侧链与五肽交联桥之间的连接,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质粒固有耐药性与细菌染色

2、体有关,获得性耐药性与质粒有关。质子:细菌染色体外遗传物质和获得性耐药性。:是细菌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质粒非细菌生命活动所必须。细菌染色体是生命所必须的。(1)F质粒:编码细菌性菌毛(2)R质粒:控制细菌耐药性。细菌的特殊结构荚膜吞噬(定居菌毛+抗吞噬荚膜=侵袭力),芽孢耐热(包子热的才好吃)。:1.荚膜:抗吞噬。2.鞭毛:运动。3.芽胞:增强细菌抵抗外界不良环境的能力。是灭菌效果的指征。4.菌毛:普通菌毛:粘附作用。性菌毛:遗传物质的传递,由F质粒表达。初染:结晶紫染液;媒染:卢戈氏碘液;脱色:95%的乙醇;复染:稀释复红液。(革阴菌的细胞壁肽聚糖薄而且外面有酒精可以溶解的脂溶性的外膜

3、,革阴成了无色,最后用红色染革阴复红。)第三单元 细菌的生理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大多数细菌的最适pH为pH7.2~7.6。结核杆菌pH6.6~6.8,霍乱弧菌pH8.8~9.0。繁殖方式:二分裂方式进行无性繁殖。细菌的分解和合成代谢:1.热原质:细菌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物质,注入人或动物体内可引起发热反应。细菌内外毒素的区别革阳(向)外转移黄金多,革阴(向)大肠内转移真菌少,怕冷尿多。革阴脂多耐热,全身裂解无抗原。:革阴脂多耐热,全身裂解无抗原。细菌的分解代谢试验:1.糖发酵试验:乳糖发酵试验常用于鉴别肠道致病菌与非致病菌。2.大肠杆菌IMViC试验结果为:++――,产气杆菌为――++

4、。细菌的人工培养:菌落:由单个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中生长繁殖,形成的肉眼可见的细菌集团。第四单元 消毒与灭菌消毒保留芽孢。紫外线:260~270nm,最佳波长为265~266nm。杀菌机理:使同一条DNA链上相邻的两个嘧啶碱基共价结合而形成嘧啶二聚体,干扰细菌DNA的复制与转录,导致细菌死亡或突变。  外毒素(exotoxin)内毒素(endotoxin)  产生细菌G+及少数G-菌只有革兰阴性菌产生  释放方式生活状态下释放死亡裂解释放  化学组成蛋白质脂多糖  抗原性质强,可转变成类毒素弱,不能形成类毒素  耐热性质不耐热极强  致病性质选择性作用,毒性强引起全身反应第五单元 噬菌体噬菌

5、体的生物学特性:感染细菌的病毒,DNA或RNA。1.毒性噬菌体:吸附、穿入、脱壳、生物合成及组装成熟释放。2.温和噬菌体:吸附、穿入、整合、复制。有双重性可转变成毒性噬菌体。前噬菌体:整合在细菌染色体上的噬菌体基因片段。溶原性细菌:染色体上携带整合的前噬菌体基因的细菌。第六单元 细菌的遗传与变异细菌遗传物质:1.细菌染色体:环状双股DNA。2.质粒: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1)F质粒:编码细菌性菌毛(2)R质粒R耐药性,Vi毒力。:控制细菌耐药性(3)col质粒:编码大肠杆菌素(4)Vi质粒:决定细菌毒力的大小。细菌变异的机制:医学全在线www.med126.combbs.med126.co

6、m1.基因突变2.基因的转移与重组转化游离DNA,接合菌毛,转导搞错了,溶原性转换搞对了。:1.转化:游离的DNA片段感受态时期直接进入受体菌。2.转导:温和噬菌体错把细菌的染色体装起来感染另一个细菌发生染色体整合。3.接合:通过性菌毛将遗传物质(质粒或细菌的染色体)传递给受体菌。4.溶原性转换:温和噬菌体以前噬菌体的形式与宿主菌染色体发生整合。白喉杆菌:白喉外毒素;肉毒梭菌:肉毒毒素;产气荚膜梭菌:α毒素。第七单元 细菌的感染与免疫医学.全.在线.网.站.提供胃内无细菌寄生。正常菌群:产生毒性代谢产物在正常情况下对人体有益无害。条件致病菌:正常菌群生态失调(1.寄生异位2.菌群失调3.

7、机体的免疫力低下)。菌群失调:比例失调,金葡产生伪膜性肠炎(纤维素性炎:白喉菌痢假膜、风心绒毛心、大叶性肺炎)。宿主的非特异性免疫力:生来就有的;一、非特异性免疫的组成(1)屏障结构;(2)吞噬细胞:2.不完全吞噬:病原菌被吞噬但未被杀灭,并由吞噬细胞携带转移到机体的其它部位,引起扩散;(3)非特异性体液因素:1.补体:旁路途径活化在抗体形成前即发挥防御作用。2.溶菌酶:破坏细菌细胞壁的肽聚糖成分。3.防御素:使细菌细胞膜发生不可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