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01t 057-2004 无公害农产品 平菇生产技术规程

db3201t 057-2004 无公害农产品 平菇生产技术规程

ID:30060038

大小:80.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2-26

db3201t 057-2004 无公害农产品 平菇生产技术规程_第1页
db3201t 057-2004 无公害农产品 平菇生产技术规程_第2页
db3201t 057-2004 无公害农产品 平菇生产技术规程_第3页
db3201t 057-2004 无公害农产品 平菇生产技术规程_第4页
db3201t 057-2004 无公害农产品 平菇生产技术规程_第5页
资源描述:

《db3201t 057-2004 无公害农产品 平菇生产技术规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DB3201/T053—2004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2004-12-20实施2004-11-20发布无公害农产品平菇生产技术规程DB3201/T053—2004DB3201南京市地方标准ICS65.020B391DB3201/T053—2004前言本标准编写格式符合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与编写规则》、GB/T1.2-2002《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2部分: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的规定。本标准贯彻执行GB4285-1989《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T8321(

2、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本标准由南京市农林局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方芳、方贵平、何建桥、方中友、冯吉庆、姜小龙、姜玉财。本标准首次发布日期:2004年11月20日。I无公害农产品平菇生产技术规程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无公害农产品平菇生产术语和定义、栽培环境条件、栽培季节、生产技术、采收和病虫害防治。本标准适用于无公害农产品平菇的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

3、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T18407.1-2001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要求NY5099-2002无公害食品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全国食用菌菌种暂行管理办法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熟料经过蒸汽灭菌的培养料。3.2封口菌丝长满培养袋袋口的料面。3.3菌丝修复子实体采收后,菌丝体上的采菇创口长出新菌丝。

4、3.4转潮期一潮菇采收结束到下一潮菇蕾长出之前的一段时间。3.57低温品种子实体生长温度6℃~18℃的品种。3.6中温品种子实体生长温度13℃~26℃的品种。3.7高温品种子实体生长温度16℃~30℃的品种。4栽培环境条件4.1产地环境应符合GB/T18407.1的规定。近水源,具备良好的卫生条件。4.2栽培设施4.2.1菇棚塑料棚,菇棚南北向,具备遮光、通风、保温、保湿条件,应有散射光。4.2.2菇房菇房坐北朝南,具备窗、门通风装置和保温、保湿条件,应有散射光。4.2.3床架菇房内可以设置床架,床架呈南北向排

5、列。床架底层离地面不少于15cm,顶层离屋顶不少于150cm。床架宽70cm~90cm,层间距50cm~55cm。4.2.4分室菌丝培养和出菇栽培应分室进行。菌丝培养室与出菇房应不少于50m的间隔距离。4.3基质基质应符合NY5099-2002的规定。4.3.1适宜配方4.3.1.1棉子壳培养料配方:棉子壳95%,石膏2%,过磷酸钙2%,石灰1%。4.3.1.2破籽棉培养料配方:破籽棉94%,石膏2%,过磷酸钙2%,石灰2%。4.3.1.3稻草培养料配方:稻草(粉碎)75%,麸皮20%,花生饼、豆饼或菜籽饼粉3

6、%,石膏1%,石灰1%。4.3.1.4玉米芯培养料配方:玉米芯(粉碎)88%,玉米粉5%,米糠5%,过磷酸钙2%。4.3.2基质处理采用蒸汽灭菌或发酵处理。5栽培季节5.1秋季栽培7播种期8月中旬~10月上旬。中温品种适宜播种期在8月中旬~10月上旬;中低温品种适宜播种期在8月下旬~9月上旬;低温品种适宜播种期在9月上中旬。5.2冬季栽培播种期11月上旬~12月上旬,播种适期11月上中旬。低温品种适宜播种期在11月上中旬;中温品种可以延迟到11月下旬~12月上旬播种。5.3春季栽培播种期2月上旬~3月上旬,播种

7、适期2月中旬~3月上旬。中温品种2月上中旬播种,中高温品种2月下旬以后播种。6生产技术6.1熟料栽培6.1.1拌料根据当地资源选择培养料配方,按料水比1:1.1~1:1.3拌匀培养料,适宜培养料含水量为60%(即用手紧握培养料,指间有水印而不形成水珠),堆置2h~3h后装袋。6.1.2装袋6.1.2.1塑料袋规格和要求应选用低压高密度聚乙烯或高压聚丙烯塑料筒(袋)装料。塑料筒(袋)适宜直径17cm~22cm;适宜长度:塑料筒50cm~55cm,塑料袋33cm~40cm;适宜厚度0.025cm~0.04cm。表面

8、无微孔,塑料袋封底完好。6.1.2.2装料用手工或机械装入培养料,料松紧适度、一致。袋口直接封扎或套颈圈封扎。操作应轻拿轻放。6.1.3灭菌6.1.3.1高压蒸汽灭菌将栽培袋有序排入灭菌锅,袋与袋之间留有空隙。盖严锅盖,勿使漏气。关上排气阀点燃热源或通入蒸汽,当压力上升至0.22kg/cm2~0.33kg/cm2,排除锅内冷气1次~2次。灭菌压力和时间:1.5kg,1.5h~2h,或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