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决定

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决定

ID:30074393

大小:81.05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12-26

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决定_第1页
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决定_第2页
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决定_第3页
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决定_第4页
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决定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决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决定(2010年11月8日)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全省新型工业化进程,推动工业经济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现就实施工业强省战略作出如下决定。一、工业强省是实现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特别是“十五”以来,我省工业保持较快增长,结构调整取得积极成效,奠定了一定的工业基础,形成了一批特色优势产业,工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但是,我省工业发展还存在着速度慢,总量小,链条短,能耗高,附加值低等问题,工业的差距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与全

2、国包括西部省份差距不断扩大的主要原因。工业化是实现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是我省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主要途径,也是发达国家和我国先进地区发展的成功经验。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加快推进我省新型工业化,是带动三次产业加快提速、协调发展的关键所在,是扩大就业和改善民生的重要载体,是推进城镇化、破解“三农”难题的根本途径,是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需要,是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必然选择。当前,我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达到l500美元以上,进入了加速发展期。同时,加快工业发展面临着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东部产业转移和中央企业扩张发展等难得机遇,加之我省

3、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不断改善,为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创造了良好条件。正确把握省情和经济社会发展新的阶段性特征,抢抓有利时机,全面实施工业强省战略,不仅十分必要而且十分迫切。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及各部门必须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高度,充分认识工业强省战略在全省发展全局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充分认识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增强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举全省之力,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省战略,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二、总体思路和奋斗目标(一)总体思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

4、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高举发展、团结、奋斗的旗帜,统一思想,集中心思,凝聚力量,坚持集聚发展、节约发展、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和政府推动相结合,坚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深入推进创业、创新、创优,扩大对内对外开放,优化工业发展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产业园区建设,完善区域布局,千方百计扩大总量,在扩大总量、增加投资中调整优化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强化创新能力,实现转型升级,提升整体竞争力,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使工业成为带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二)奋斗目标。“十二五”期间,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20%以上,到2015年,全省工业经济总

5、量明显扩大,产业结构明显优化,创新能力明显增强,节能环保水平明显提升,工业增加值比2010年增加1.5倍,在西部地区位次提升l至3位;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达到国家要求,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率达到60%以上;全社会累计新增就业人员150万人以上。——实现“两个万亿”:“十二五”期间,工业投资累计实现l.5万亿元以上;到2015年,工业总产值实现1万亿元以上。——提升“四个比重”:到2015年,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提升到40%以上,非公有制经济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提升到45%,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占工业的比重提升到20%,第二产业从业人员

6、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提升到20%。——壮大“八大支柱”:到2015年,电力、煤炭、冶金、有色、化工、装备制造、烟酒、民族医药和特色食品及旅游商品为主的特色产业等八大支柱产业产值分别超过1000亿元。——打造“五大基地”:力争用5至10年时间,把我省建成国家重要能源基地、资源深加工基地、国家优质轻工产品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三、做大做强特色新型工业产业千方百计扩大总量,着力调整产业结构,立足资源优势发展特色新型工业产业。做大做强支柱产业,进一步增强电力、烟酒、装备制造、民族医药和特色食品及旅游商品等产业对工业经济增长的支撑能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切实提高

7、煤炭、冶金、化工、建材等产业的竞争力;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技术、节能环保等产业;积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尽快提升物流、金融、科技、商务、设计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水平。电力产业。充分发挥我省“水火互济”的优势,深入实施“西电东送”和资源就地转化;优化发展火电,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深度开发水电,积极发展风电和生物质能发电;加快建设大型电源基地,优化调整电源点布局,大力推进城乡电网建设改造,建立适应新能源接入和能源布局需要的现代化电网,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用电需求。到2015年,全省电力总装机超过4500万千瓦,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