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沪科版教案、学案汇总第三章声的世界

八年级物理沪科版教案、学案汇总第三章声的世界

ID:30080382

大小:310.18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8-12-26

八年级物理沪科版教案、学案汇总第三章声的世界_第1页
八年级物理沪科版教案、学案汇总第三章声的世界_第2页
八年级物理沪科版教案、学案汇总第三章声的世界_第3页
八年级物理沪科版教案、学案汇总第三章声的世界_第4页
八年级物理沪科版教案、学案汇总第三章声的世界_第5页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沪科版教案、学案汇总第三章声的世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章声的世界(一)单元教材分析本章内容学生早就有了大量的感性认识,但对于声音的本质以及声音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并不是很清楚。通过本章的学习,不仅让学生知道声音是怎样产生与传播的;乐音的三个特征、如何防治哭声;什么是超声、次声,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了解超声技术在生活、生产、科技和国防等方面的应用;有自觉减少次声和噪声的意识;对生活环境中的声污染能提出防范和改进意见。真正贯彻物理教学“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一教育理念。(二)单元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生活、自然现象的观察,能提出“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声音是怎样传播的”问题。通过实验,

2、经过分析总结,能初步认识到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必须要有介质。2.从生活经验中体会乐音的特性——响度、音调和音色,能用实验验证影响乐音特性的主要因素。并从实例中认识噪声和了解防治噪声的途径。3.从搜集的信息中了解超声和次声的特点,了解超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以及次声的危害性。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生活和自然界与声有关现象的观察,使学生感觉到物理就在身边,培养他们喜欢物理知识、热爱自然的情感。2.利用简单的生活用具、乐器进行有关声现象的实验,培养学生形成利用手边或生活中的器材进行科学研究的习惯和探究物理问题的能力。3.通过对声现象的学

3、习,使学生具有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做一个有理想、有抱负、有振兴中华使命感和责任感的人。(三)教具与教法教具:录音机(多媒体)、投影仪、橡皮筋、小鼓、音叉、乒乓球、扬声器、二胡、笛子、真空铃、抽气机、鱼缸、气球、土电话、七个水杯(酒瓶)、梳子、泡沫等教法:实验探究、讨论分析、归纳总结(四)教学课时设计每节1课时,复习1课时,检测1课时,总计5课时第一节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课前播放音乐,创设情境。上课时先播放生活中学生熟悉的声音,请学生加以辨别,由此进入声的世界。二、投放学案、引导自学学案见新知探究部分。让学生自己根

4、据学案自己阅读课本内容并将相关空白填充,遇有不知道的可以讨论交流。然后讨论完成学案中合作探究内容。此部分根据情况可在教师指导下完成。三、合作共建、经历过程1、声音是怎样产生的⑴学生进行大胆猜想,教师进行板书。⑵教师进行指导,帮助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⑶教师鼓励学生利用身边的物体发出声音,例如:人用手按在嗓子大声说话、敲击桌面等。⑷全班按小组进行交流活动,由学生自己进行分析和总结。⑸初步得出实验的结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⑹教师演示扬声器的振动实验,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音也停止。2、声音是怎

5、样传播的⑴引导学生大胆猜想:声音可以通过哪些物体传播。⑵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举例或现场实验等得出声音可以通过空气传播。⑶教师演示“真空铃”实验,并引入“真空”这个概念。⑷学生讨论“真空铃”实验说明了①空气可以传声②真空不能传声。⑸教师再次提出问题:只能空气能传播声音吗?⑹学生思考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做“金鱼”实验、“敲课桌”实验并做“土电话”的游戏。⑺由“金鱼”、“敲课桌”“土电话”这几个趣味小实验讨论得出液体和固体也能传声。⑻教师给出“介质的”的概念。我们把所有的能传播声音的固体、液体、气体统称为介质。3、引导学生阅读课本37页—38页了解下列问题

6、⑴声音在介质中以波的形式传播,平时我们称为声波。⑵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时速度最大,液体中其次,气体中最小。⑶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当然声音的传播速度还与压强和温度有关,初中阶段一般不考虑。⑷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被反射,这种现象叫做回声。北京天坛的回音壁就是这个原理。一、知能应用,总结规律1.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例1: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B.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传播声音C.宇航员们在月球上也可以直接用语言交谈D.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慢些【研析】此题是关于声

7、音的发生和传播的问题。一切正在发声的物质都在振动.但物体振动所发出的声音,不是人耳都能听到,故A错.声音传播必须要有介质,而一切气体、液体和固体都能成为介质传播声音,故选项B正确.月球上没有空气(真空),故宇航员们在月球上讲话没有介质来传播,即使距离很近,也不能用语言进行交谈,而只能用无线电设备,故C错误.不少同学认为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阻碍小,传播速度应快一些,其实实际情况正好相反,故选项D错.解题技巧:此题是一种判断型题目在解决这类题目时,最好用排除法解决这种题目。解题的原则是先把选项中拿得准的错项加以排除,剩下的选项再加以揣摩推敲,来增加做对

8、率。当然拿得准的正确的选项直接选出就可以了。趁热打铁:某课外活动小组做了一个实验:用锤敲击了一下鼓面后,将一些碎纸屑放到鼓面上,会看到什么现象,说明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