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自考11467《企业人力资源统计学》考试重点

2019年自考11467《企业人力资源统计学》考试重点

ID:30100681

大小:66.58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2-26

2019年自考11467《企业人力资源统计学》考试重点_第1页
2019年自考11467《企业人力资源统计学》考试重点_第2页
2019年自考11467《企业人力资源统计学》考试重点_第3页
2019年自考11467《企业人力资源统计学》考试重点_第4页
2019年自考11467《企业人力资源统计学》考试重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年自考11467《企业人力资源统计学》考试重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自考11467企业人力资源统计学考试重点本课程的重点章是第1、3、4、6章,第2、5、7章是次重点章,第8、9、10章为一般章。应考者应把握本课程的学习内容与学习重点。第一章企业人力资源统计学绪论一、概念1、企业人力资源:也称企业劳动力资源,指企业所拥有的具有能过从事生产活动的脑力和体力劳动者2、企业人力资源统计学:是从开发、配置、利用与保护等环节研究人力资源量的方面的特征3、总体:由客观存在的且具有共同性质的许多个别事物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而组成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总体单位二、简答题1、企业人力资源统计学的基本内容①人力资源规模、结构与素质统计②劳动时间配置与利

2、用统计③劳动效率与劳动效益统计④劳动定额统计⑤劳动报酬统计⑥人工成本统计⑦劳动技能开发与鉴定统计⑧劳动关系统计⑨劳动者社会保障统计2、统计分组须遵循哪些原则①完备性原则②互斥性原则3、简述标志与指标的区别与联系区别:前者说明总体单位的特征,总体单位是标志的载体;后者说明总体的特征,总体是指标的载体;前者既可以用数量表示(数量标志),也可以用文字表示(品质标志),而后者只能用数量表示。两者的联系表现在:很多指标来源于标志。例如,将各总体单位的标志值汇总可得标志总量,这个标志总量便是总体的指标。4、相对指标的种类①计划完成相对数②结构相对数③比例相对数④比较相对数⑤

3、强度相对数⑥动态相对数5、平均指标的特点①将各总体单位的差异抽象化:②只有数量标志的标志值才能平均;③被平均的对象必须满足“同质性”6、为了保证计算结果的唯一性和可比性,在总量指标因素分析的统计实践中如何处理拉氏指数与帕氏指数的?在总量指标因素分析的统计实中,拉氏指数与帕氏指数只能二选一。为了保证指数体系的对等性,一般规定:质量指标作同度量因素固定在基期,而数量指标作同度量因素则固定在报告期。即质量指标综合指数果用拉氏指数,而数量指标综合指数采用帕氏指数。7、总量指标的种类①总体单位与标志单位②时期指标与时点指标③实物指标、价值指标与劳动量指标8、统计分组的作用

4、①区分现象的质或类型②研究总体的内部结构③分析现象间依存关系9、企业人力资源统计学的基本方法:①统计分组法②统计指标法③统计指数法自考11467企业人力资源统计学考试重点第二章企业人力资源规模、结构与素质统计1、简述简答加权方法的基本思路简单加权方法,顾名思义,就是对于每个具体观测值赋予相应权重,并累加各个观测值与权重的相乘结果,由此得到一个综合结果。假如具体观测值用x表示,该观测值赋予的权重用表示,指标体系共有n个,则最终结果表示为评价结果=2、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规模统计时,需要注意哪些潜在的统计原理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规模统计时,需要注意这样一条潜在的统计原理

5、:工资发放是核心,工作关系是补充,企业能否自由支配劳动力资源是关键3、企业人力资源的自然属性结构包含的内容有:①企业人力资源的性别结构②企业人力资源的年龄结构:③企业人力资源的学历结构④企业人力资源的民族结构。4.简述企业人力资源素质的综合评价的特点:①数量化②综合性③模糊性④动态性5、企业人力资源的社会属性结构包含的内容有:①企业人力资源的职业结构②企业人力资源的等级结构③企业人力资源的岗位结构④企业人力资源的工期结构6、企业人力资源的自然属性①性别结构②年龄结构③学历结构④民族结构7、简述企业人力资源素质的指标体系①劳动积极性②独立劳动能力③团队合作能力8.

6、企业人力资源素质综合评价的原则包括①数量分析原则②整体分析原则③模糊灰色原则④最优分析原则。9.企业人力资源素质综合评价的具体程序是①选择综合评价的对象和范围②选择企业人力资源素质的指标体系③选择指标体系的权重关系④评估和评价企业人力资源素质10、企业人力资源规模的增量统计①增员统计②减员统计③人员净增统计④人员周转统计⑤人员变动平衡统计自考11467企业人力资源统计学考试重点第三章时间配置与利用统计1、时间配置:时间配置指人们在一天的时间理所从事的工作、学习、料理家务和娱乐等各种活动所消耗的时间分配比例2、时间配置的基本分类制度劳动时间劳动时间时间配置加班加点

7、时间必须支付的时间非劳动时间自由支配的时间①劳动时间是指劳动者从事有酬社会劳动所花费的时间。②非劳动时间是指劳动者从事无报酬社会劳动耗费的时间。3、时间配置与利用统计的目标与任务(1)为企业编制各种计划和检查执行情况、加强成本核算提供基础资料(2)为企业合理设置相关组织部门、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提供参考资料。(3)为企业合理分配劳动成果提供工作量依据。(4)研究非劳动时间的变化,为反映社会发展程度提供依据。(5)研究一些特殊群体的时间配置与利用情况,为不同时期社会发展需要提供资料。4、非劳动时间配置基本分类包括:必须支付时间和自由支配时间个人生活必需时间必须支付时

8、间非劳动时间配置家务劳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