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论文《浅谈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专题讲授课的教学

初中数学教学论文《浅谈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专题讲授课的教学

ID:30103604

大小:73.04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27

初中数学教学论文《浅谈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专题讲授课的教学_第1页
初中数学教学论文《浅谈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专题讲授课的教学_第2页
初中数学教学论文《浅谈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专题讲授课的教学_第3页
资源描述:

《初中数学教学论文《浅谈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专题讲授课的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初中数学教学论文《浅谈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专题讲授课的教学》[摘要]专题讲授课是数学学习的一种重要课型。通过专题讲授课可以使学生加深对基本基本概念的理解,从而使概念完整化、具体化,牢固掌握所学知识,逐步形成完善合理的认知结构。教师在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地精心编制习题,可避免低水平的重复,使学生拓宽学习领域。也可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以及学好数学的信心,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关键词]习题选择针对性典型性设计梯度一题多变主体能动性“问题是数学的心脏”,于是解数学问题便成为数学学习的核心内容。专题讲授课是数学学习的一种重要课型。通

2、过专题讲授课可以使学生加深对基本基本概念的理解,从而使概念完整化、具体化,牢固掌握所学知识,逐步形成完善合理的认知结构。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专题讲授课的基本目的是通过解题的形式来形成学生的数学技能,并通过解题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数学的应用意识和能力。对于教师来说还可以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便适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实现数学教学的基本目标。新课程下数学活动要求必须建立在学生的主观愿望和知识经验基础上,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为此,教师在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地精心编制习题,可避免低水平的重复,使学生拓宽学习领域。也可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

3、基础上得到发展,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以及学好数学的信心。基于数学专题讲授课的重要性,下面就本人多年教学经验的积累和体会,浅谈一下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专题讲授课的类型和目标,以及在教学中应注意的事项。一、专题讲授课的类型和目标数学专题讲授课按教学的情境与目标的不同,大致可分成下述三类:第一类专题讲授课是在新概念、新规律建立时,为准确认识新知识的内涵、条件、范围及基本运用方法而设的专题讲授课,这种专题讲授课不一定单独进行,往往是与讲授新课结合在一起,可称为形成性专题讲授课。第二类专题讲授课是一个单元结束时,针对本单元的学习过程,针对学生对知识理解的错误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时普遍存在的问题

4、而设的带有提高性质的专题讲授课,可称为小结性专题讲授课。第三类专题讲授课是学完数学知识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的知识,或是对数学思维的形成及对今后的学习有着重大影响而难度又较大的知识后,为帮助学生提高认识及减轻学习困难、提高某些能力与方法的运用水平而设置的专题讲授课,可称为专题专题讲授课。3二、专题讲授课教学中应注意的事项。(一)、习题选择要有针对性专题讲授课不同于新授课,它是以训练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类型,故要达到高的训练目标,教师在选择习题时,要针对教学目标,针对知识点,针对学生的学习现状。学习基础好的学生可少做甚至不做,但普遍有缺陷的常犯错误的地方不但要多做而且要反复做。例如,学生初学

5、绝对值,对绝对值概念的理解有困难,可设计如下一组习题帮助学生理解绝对值的概念。1、绝对值等于6的正数是_____,绝对值等于6的负数是______,绝对值等于4的数是_____。2、绝对值等于它的本身的数是_____,绝对值大于它的本身的数是_____。3、绝对值小于3.5的整数是_____,绝对值小于5而大于2的整数是_____。(二)、习题选择要有典型性数学就是要研究客观规律,而运用数学知识于实际,因其内在联系也常常会反映出一定的规律,教学中一定要善于揭示规律,教给学生以“规律”,数学题千千万万,习题的选择要克服贪多、贪全,有时看看题目哪

6、个也不错,都想让学生做一做,这样不分析、不归类地搞“题海战术”,其结果是题量大了,学生疲于奔命,所得无几,既增加了学习负担又降低了学习效率,能力也得不到培养,所以习题的选择一定要典型,不但要注意到知识点的覆盖面,还要让学生能通过训练掌握规律,达到“以一当十”的目的。(三)、习题的设计要有一定的梯度同一个班级学生的基础知识、智力水平和学习方法都存在一定差异,在专题讲授课教学中,对于习题的设计要针对学生的实际进行分层处理,既要创设舞台让优等生表演,发展其个性,又要重视给学困生提供参与的机会,使其获得成功的喜悦。否则,将使一大批学生受到“冷落”,丧失学好数学的信心。题目安排可从易到难,形成

7、梯度,虽然起点低,但最后要求较高,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得学困生不至于“陪坐”,优等生也能“吃得饱”,让全体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例如,在讲平方差公式时可设计A、B、C三组习题:A组:(1)(x+2)(x-2)(2)(1+3a)(1-3a)(3)(x+5y)(x-5y)(4)(y+3z)(y-3z)B组:(1)(-a+b)(-a-b)(2)(-m+3n)(m+3n)C组:(1)16(a-b)²-9(a+b)²(2)(a-b+c)(a+b-c)这三个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