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小高考地理知识点汇总

[高考]小高考地理知识点汇总

ID:30108040

大小:225.18 KB

页数:30页

时间:2018-12-27

[高考]小高考地理知识点汇总_第1页
[高考]小高考地理知识点汇总_第2页
[高考]小高考地理知识点汇总_第3页
[高考]小高考地理知识点汇总_第4页
[高考]小高考地理知识点汇总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小高考地理知识点汇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泰兴市第一高级中学校本化资料高二地理必修[键入文字][键入文字]必修一第一单元考点:了解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说明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1、宇宙中的各种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了天体系统。我们地球所处的天体系统由小到大是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不包括月球的是河外星系(简称星系)。考点:了解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了解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2、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太阳,原因质量占整个太阳系的99.86%。我们观测到的太阳,是太阳的大气层,从里到外分别是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我们肉眼看到的是光球层。太阳直接为地表提供直接热源,维持

2、地表温度,为生物繁衍生长、大气和水体运动提供能量。太阳大气层时常发生异常变化叫太阳活动,其中发生在光球层上的黑子,色球层上的耀斑是其重要的标志,它们的活动周期约为11年。它们产生的短波辐射和粒子流会产生磁暴、极光现象,扰乱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剧烈时会对气候要素的降水有影响,与某些地区出现的气候异常现象有一定相关性。考点:知道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理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和原因3、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行星,其普通性表现之一是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近圆形、共面性、同向性。之二是八大行星的结构特征,按照质量、体积、密

3、度、物质组成等可为类地行星、巨行星、远日行星。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4、地球又是一颗特殊的行星,是目前所知道的唯一存在生命的天体。其外部条件是安全的宇宙环境和稳定的光照条件;独特的自身条件是::适宜的温度,水呈液态存在,形成原因是日地距离适中;形成包围地球的大气层,产生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以氮和氧为主),原因是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地表温度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幅度不太大,原因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周期适中。泰兴市第一高级中学校本化资料高二地理必修[键入文字][键入文字]考点:知道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周期和速度。1、方向:地球自、公

4、转的方向都是自西向东,北逆南顺。2、速度:自转的角速度15°/h,两极为0,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处为1670千米/小时,纬度60°的地方是赤道处的一半;公转的角速度、线速度都是近快远慢。3、周期:地球自转一周所需的时间为23小时56分4秒,称为一个恒星日,而昼夜交替的周期为24小时,称为一个太阳日,这也是太阳高度日变化的周期。地球公转一周需365日6时9分10秒,称为一个恒星年。考点:了解黄赤交角的地理意义4、地球自转的赤道平面和地球公转的黄道平面之间存在一个夹角是23°26′,叫黄赤交角。其影响是使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

5、间往返运动。考点:了解昼夜更替和地方时产生的原因,能够进行简单的区时计算1、昼夜的成因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_;昼夜交替的成因地球自转;昼夜长短的成因_地球公转_。2、昼夜交替产生的意义:使地表温度的日变化幅度不太大,保证生命有机体的活动3、地方时是因经度不同而产生不同时刻;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4、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为6点;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为18点;昼半球中央经线即太阳直射的经线地方时为12点,夜半球中央经线为24_点.5、北京时间=东8区时=120°的地方时≠北京地方时6、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表现为昼

6、夜交替、产生地方时、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偏转、日月星辰东升西落_。考点:结合实例,说明地球自转偏向力对地表物体水平运动方向的影响1、地球自转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偏转。偏转原因:受地转偏向力作用。偏转规律:北半球:向运动方向的右侧偏转;赤道:不偏转;南半球:向运动方向的左侧偏转。举例:北半球,河流右岸冲刷显著,宜建港口。考点:了解四季更替的现象,并理解其成因泰兴市第一高级中学校本化资料高二地理必修[键入文字][键入文字]1、四季的更替成因: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低纬度地区:全年皆夏,季节更替不明显;高纬度地区:全年皆

7、动,季节更替不明显;中纬度地区:四季更替明显。气候四季:3,4,5月春季;6,7,8月夏季;9、10、11月秋季;12、1、2月冬季。2、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1)二分日:全球昼夜等长,全球各地6点日出,18点日落;距二分日越近的日期,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小。(2)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就(昼夜长短)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反之,另一半球上各地就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昼越短);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哪个半球就昼变长;反之另一半球就昼变短;6.22北半球各地昼_最长,夜最短,12.22北半球各地昼最短,且距6.22越近昼越

8、长,距12.22越近昼越短。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是纬度越高幅度越大。(3)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4)纬度相同的南北半球上的甲乙两地,甲地的昼长=乙地的夜长。3、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1)太阳高度是指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