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101-05-张桂龙-掺饵光纤放大器的设计

电子101-05-张桂龙-掺饵光纤放大器的设计

ID:30112339

大小:301.05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12-27

电子101-05-张桂龙-掺饵光纤放大器的设计_第1页
电子101-05-张桂龙-掺饵光纤放大器的设计_第2页
电子101-05-张桂龙-掺饵光纤放大器的设计_第3页
电子101-05-张桂龙-掺饵光纤放大器的设计_第4页
电子101-05-张桂龙-掺饵光纤放大器的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电子101-05-张桂龙-掺饵光纤放大器的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东北石油大学课程设计课程光电子技术课程设计题目掺铒光纤放大器的设计院系电子科学学院专业班级电子10-1学生姓名张桂龙学生学号100901240105指导教师2014年3月7日东北石油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光电子技术课程设计题目掺铒光纤放大器的设计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姓名张桂龙学号100901240105主要内容、基本要求、主要参考资料等1、主要内容:通过学习光纤放大器的原理,设计一个能够对波长为1.55的掺铒光纤放大器。2、基本要求要求在论文中写出掺铒光纤放大器的工作原理,结构与特性,以及优点与应用。3、参考文献:[1]刘增基,周洋溢著,光纤通信,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6.[2]雷

2、肇棣著,光纤通信基础,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3]马养武,包成芳,光电子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3.完成期限2014.3.3~2014.3.7指导教师专业负责人2014年3月3日目录第1章概述1第2章掺铒光纤放大器的原理2第3章掺铒光纤放大器的结构和特点73.1掺铒光纤放大器的结构73.2掺铒光纤放大器的特点8第4章掺铒光纤放大器的优点和应用104.1掺铒光纤放大器的优点104.2掺铒光纤放大器的应用10第5章总结12参考文献13第1章概述光纤放大器是光纤通信系统对光信号直接进行放大的光放大器件。在使用光纤的通信系统中,不需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直接对光信号进行放大的一种技术。

3、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即在信号通过的纤芯中掺入了铒离子Er3+的光信号放大器)是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和日本东北大学首先研制成功的光放大器,它是光纤通信中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掺铒光纤是在石英光纤中掺入了少量的稀土元素铒(Er)离子的光纤,它是掺铒光纤放大器的核心。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掺铒光纤放大器的研究工作不断取得重大的突破。WDM技术、极大地增加了光纤通信的容量。成为当前光纤通信中应用最广的光放大器件。13第2章掺铒光纤放大器的原理铒(Er)是一种稀土元素(属于镧系元素),原子序数是68,原子量为167.3。按常规电子能级的光谱命名方法,铒离子的电子能级如图1-1所示,描述铒离子Er3

4、+的能级,用量子数S(电子轨道角动量的矢量加和)、L(电子自旋运动的矢量加和)、J(和再耦合,可得到总角动量)来表示。通常用大写的英文字母S、P、D、F、G、H、I、……分别表示L=0,1,2,3,4,5,6,……的状态。将数值2s+1写在L的左上角,这样的符号2s+1L称为光谱项。用J表示光谱项中能级的进一步分裂。符号2s+1LJ称为光谱支项。对铒离子Er3+,量子数分别为:,则其光谱支项2s+1LJ为4I15/2。。由下能级向上能级的跃迁则对应于光的吸收过程,而由上能级向下能级的跃迁则对应于光的发射过程。Er3+的吸收过程主要发生在以下能级之间:从基态4I15/2到4I9/2,对应800

5、nm波长,从4I15/2到4I11/2,对应980nm波长,从4I15/2到4I13/2,,对应1480nm波长。Er3+的发射过程主要发生在从4I13/2到4I15/2能级,对应1530nm波长。图2-1铒离子的电子能级13由图2-1可以看出,一些具有重要意义的跃迁过程主要是,铒离子的(光子)吸收和(荧光)发射过程分别发生在下列能级之间:吸收过程:从基态4I15/2荧光发射:从激发态4I13/24I15/2(对应1530nm波长)Er3+有许多不同的能级,而且容易受光纤基质的影响产生Stark分裂,形成准能带。参与光放大的主要有三个能级。其中4I15/2是基态能级(E1);4I13/2为受

6、激发射上能级,这个能级是一个亚稳能级(E2),粒子具有较长的寿命(~10ms);4I11/2是泵浦能级(E3),其上的粒子可以以无辐射跃迁的形式极快地转移到4I13/2能级上。铒离子的三能级模型如图2-2所示:图2-2铒离子的三级能级图4I11/2-4I15/2能级之间的跃迁对应980nm的泵浦带,4I13/2-4I15/2之间的能级跃迁对应1520nm-1570nm的信号能带以及1460nm-1500nm的泵浦带。当采用1480nm泵浦时,掺铒光纤(EDF)相当于一个二能级系统,吸收和辐射跃迁只涉及基态能级4I15/2和激发态能级4I13/2。由于4I13/213处在亚稳态,因此很容易实现

7、粒子数反转分布。采用1480nm泵浦的一个不利因素是存在泵浦波长上的受激辐射过程,这种过程将消耗处于激发态的粒子数,从而引起放大器增益、泵浦效率和噪声特性的劣化。当采用980nm泵浦时,掺铒光纤是一个三能级系统:Er3+先从基态激发到泵浦能级上,然后很快衰变到上能级上。由于上能级处于亚稳态,粒子在该能级上的寿命很长,容易聚集很多粒子形成粒子数反转分布。在外部光激励下,Er3+就会以受激发射的方式从上能级衰变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