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腹泻辨证论治浅探

小儿腹泻辨证论治浅探

ID:30140871

大小:508.04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27

小儿腹泻辨证论治浅探_第1页
小儿腹泻辨证论治浅探_第2页
小儿腹泻辨证论治浅探_第3页
小儿腹泻辨证论治浅探_第4页
小儿腹泻辨证论治浅探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儿腹泻辨证论治浅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小儿腹泻辨证论治浅探首席医学网    2007年08月23日15:22:39Thursday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征稿·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八届全国帕金森病会·期刊社的网站运营专家·医学类核心期刊征稿·全国抗菌药物会·国际病毒性肝炎·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第五届世界癌症会·国际神经科技大会·全用药学术会议·国际药师论坛·基因组活动周·第四届抗体大会·亚太临床微生物作者:韩娟    作者单位:甘肃中医学院,甘肃兰州730000 加入收藏夹《中华临床医师杂志》中华医学会主办,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航空航天医药在线征稿[先天性唇

2、裂儿护理][编辑达人办公省事e族]·新形势下传染病专科医院保卫现状及其对策·逐瘀化痰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疗效观察·泪道激光联合眼膏治泪道阻塞性疾病护理·30岁以下年轻教工高血压者干预效果评价·超声诊断睾丸微小结石护理考试在线助手中华疾病控制杂志征稿[综合医学期刊-成都医学院学报][医学会议]·写作技巧

3、护理论文中论题的来源·医学会快讯

4、《中华普通外科》征稿【摘要】 从辨分八证、望诊为首,健脾为先,抑肝扶脾,助运燥湿等方面对辨证论治小儿腹泻进行了探讨,对临床有借鉴作用。【关键词】 小儿腹泻;辨证论治   中图分类号:R256.

5、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4297(2006)05-0014-03   小儿腹泻较为常见,尤其是3岁以内的小儿,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夏季最为多见。腹泻是消化功能紊乱的一种表现,小儿脏腑娇嫩?熏消化能力较差,若因外感六淫之邪,或因乳食不节,过食瓜果生冷、油腻和不消化食物,都可使脾胃受伤而发生腹泻。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病情越严重,若失治误治,腹泻会日胜一日,最后导致伤阴伤阳,或慢惊、疳积之证。   1 辨分八证,望诊为首   古人对于小儿腹泻的证型分类不一致,如曾世荣有冷泻、热泻、伤食泻、水泻、积泻、风泻、惊

6、泻、脏泻的不同;陈飞霞有寒泻、热泻、虚泻、食积泻之分。由于小儿身体情况和发病原因不同,腹泻证候各异,可辨分八证。   小儿腹泻之辨证宜首重望诊,即察神态、症状、舌苔等整体情况,尤重肛门颜色、皱褶和大便性状等局部变化,证分伤食、风寒、湿热、脾虚、脾肾阳虚、肝旺脾虚、伤阴、伤阳八证。   另外,小儿具有稚阴稚阳的生理特点以及易虚易实、易寒易热的病理特点,且小儿泄泻病情较重时,利下过度,又易损伤气阴,出现气阴两伤,甚至阴伤及阳,导致阴竭阳脱的危重变证。若久泻不止,土虚木旺,肝木无制而生风,可出现慢惊风;脾虚失运,生化乏源,气血不足以

7、荣养脏腑肌肤,久则可致疳证。临床见证复杂多变,有的腹泻患儿在病程发展过程中,八证俱能呈现,或相互错杂,数证纷呈,或先后转换,应注意辨识。   2 紧扣特点,辨证论治   2.1 脾常不足,健脾为先   小儿脾常不足,是容易导致腹泻的主要原因。《幼幼集成·泄泻证治》说:“夫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盖胃为水谷之海,而脾主运化,使脾健胃和,则水谷腐化而为气血以行荣卫。若饮食失节,寒温不调,以致脾胃受伤,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精华之气不能输化,乃致合污下降,而泄泻作矣。”小儿脏腑娇嫩,卫外薄弱,易为外邪所侵。且因脾常不足,脾胃薄弱,不

8、耐受邪,外感风、寒、暑、湿均可致病?眼1?演。所以,治疗小儿腹泻,健脾升清必不可少,时时以顾护脾胃为要。各类型腹泻均可施加一、二味健脾药,如白扁豆、白术、山药等。脾气不足,必致运化无力,助运之法宜相兼而施,并且运重于健。“欲使健脾者,旨在运脾,欲使脾健,则不在补而贵在运”。可见运脾在健脾中的地位。只有正常的运化?熏脾气才能得以正常发挥。随个体的差异、脾虚程度的不同而妥善地处理好运脾和健脾的关系,也是提高脾虚腹泻疗效的一个重要方面。运脾之药多选用苍术、枳实、鸡内金、陈皮等。在临证之中,邪每祛一分,健脾药则每进一分,终使邪尽、脾旺

9、、泻止而病愈。   2.2 肝常有余,抑肝扶脾   肝气条达,疏泄正常,气机顺畅,则脾胃的受纳、腐熟、吸收、运化、气机升降等功能才能正常。反之,肝气郁滞、肝失疏泄,肝气横逆就会乘脾犯胃,导致肝脾不调、肝胃不和[2],脾失健运,水谷腐熟运化失司,清浊不分,并走大肠而泻下。此外,脾虚久泻尚可引起肝气犯脾,出现烦躁易怒、哭而便泄等肝气横逆、脾失健运的证候。如久泻不止,脾土受伤,肝木无制,肝旺脾虚则易受外风致内风易动,引起风证(外风、内风),表现肠鸣漉漉如风之作,腹痛阵阵,便青泡沫,甚或惊惕、抽搐、上吊、露睛之症。证偏寒者选用辛、甘、

10、温之祛风剂,因风能胜湿,辛能升阳散湿,可选用防风、羌活等药;证偏热者,选用辛凉之祛风剂,药如蝉蜕、葛根、僵蚕等。阴虚风动者,治宜固脱、镇惊、熄风,方如加减复脉汤;肝气乘脾,腹痛阵阵,泻青泡沫者,治从抑肝扶脾,药用白芍、苍术、白术、甘草、防风、木瓜等。抑肝扶脾之法在其证未显露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