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社区共建计划

学校社区共建计划

ID:30145814

大小:25.89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8-12-27

学校社区共建计划_第1页
学校社区共建计划_第2页
学校社区共建计划_第3页
学校社区共建计划_第4页
学校社区共建计划_第5页
资源描述:

《学校社区共建计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学校社区共建计划  雍景园小学与社区“十帮青少年健康成长”共建计划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探索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有机结合的途径和方法,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全面开展中共中山市委宣传部、教育局等部门倡导的一帮修德,二帮心态,三帮诚信,四帮礼仪,五帮就读,六帮残疾,七帮就业,八帮戒毒,九帮戒网瘾,十帮后进的“十帮”活动,努力实现“办人民满意教育”的目标,我校与

2、社区共同定下如下计划。  一、学校方面工作:  1、以省级重点课题“家校和谐合作共育学生现代公民素质研究”为载体,打造伙伴式的家校关系,与家长共同研究学生成长教育的有关问题。  2、定期向社区及社会各界通报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学生的学习和活动等情况。  3、学校聘请派出所民警为学校法制副校长,定期给学生做法制报告,派出所民警定期对学校周边环境进行巡视。目的-通过该培训员工可对保安行业有初步了解,并感受到安保行业的发展的巨大潜力,可提升其的专业水平,并确保其在这个行业的安全感。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

3、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  4、学校提倡并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公益及实践活动,深化“亲子志愿者(义工)服务队”的特色品牌。要求学生主动参加社区组织的各种教育宣传活动,为社区提供力所能及的人力物力和场地支援。  5、学校组织教师对需要特殊帮助的学生进行长期的跟进,并邀请相关的专业人士对教师进行持续培训,提高教师的辅导能力。  6、通过“开放日”等活动,促进学校、家庭、社区的沟通与合作。学校的大型活动如:运动会、文艺汇演、亲子交流活动、颁奖仪式等主动邀请家长和社区代表参加。并充分利用社区教育资源,如邀请社区的老干部、退休教师、儿童教育

4、专家、生理心理教育方面的行家和各种家长资源到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和人生观等教育。  二、社区方面工作:  7、积极形成绿化美化的生活环境,使小孩有良好的成长“居住”环境。  8、社区、公安齐抓共管,形成群防群治的局面。加大力度整治社区内及周边的治安环境,严防社区内的违法事件发生,特别对社区内网吧的管理、暴力事件的杜绝、色情活动的杜绝等管理工作的到位,以达到优化孩子的成长“安全”环境。目的-通过该培训员工可对保安行业有初步了解,并感受到安保行业的发展的巨大潜力,可提升其的专业水平,并确保其在这个行业的安全感。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

5、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  9、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各种宣传形式,开展全方位的宣传教育,以提高社区居民的社会公德、文明卫生意识和科学文化素质。同时,充分发挥单位、居委会现有的文化设施的作用,经常开展小型多样的文艺活动,开展社区内的亲子活动,对家长的教育活动,提倡健康生活方式的活动,吸引居民走入社区的文明氛围,增进人际之间的沟通了解,陶治人们的情操,提高居民素质。达到优化小孩的成长“人文”环境。  10、积极处理家庭纠纷,对单亲家庭、特殊家庭、特困家庭做到特别的关爱。特别对需要特殊帮助的学生提供相应的支

6、援。  各社区计划、在暑假期间各开展一期“快乐暑期”活动;  、建立一对一的困难生帮教“结队子”;  、在今年的11月份搞一次社区性的“家庭教育课”;  、今年12月搞一次社区内的“亲子活动。  桥岗、夏洋、东裕各社区  雍景园小学  XX-11-13  学校社区共建文明计划  一、学校社区文化共建思路与目标目的-通过该培训员工可对保安行业有初步了解,并感受到安保行业的发展的巨大潜力,可提升其的专业水平,并确保其在这个行业的安全感。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  基

7、础教育的目标是为学生在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方面奠定基础,使他们具有适应未来社会的能力,帮助学生实现自身的社会化。社区文化的建设是以社区为依托,以双向交流为对象,以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以学生发展为目的,并通过发挥社区文化的教育功能,提高学生素质,加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这是一种新的教育的重要途径,由此,我们确立了共建思路和目标。思路:以生为本、立足学校、校区联手、自主互动、共建共享、合作发展。目标:共建良好的社区文化环境,形成学校、社区、家庭的教育网络,提高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责任,培养学生从学校人到社会人。 

8、 二、学校社区文化共建的特点  开展以学校、社区为载体的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学校和社区之间的互动,使学校教育延伸到社会,充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