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液体菌种设备和技术

浅谈液体菌种设备和技术

ID:30175671

大小:85.54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2-27

浅谈液体菌种设备和技术_第1页
浅谈液体菌种设备和技术_第2页
浅谈液体菌种设备和技术_第3页
浅谈液体菌种设备和技术_第4页
浅谈液体菌种设备和技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液体菌种设备和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浅谈液体菌种设备和技术刘益清湖南省常德市汉寿县龙阳镇  液体菌种设备和技术已经推广近二十年,拥有液体菌种生产设备的单位和个人应在千家以上,但实际成功长期应用于生产的仍很少,这说明液体菌种设备和技术在生产中存在较大的探讨空间,是设备问题还是技术问题、还是液体菌种与栽培技术的结合问题?    —、对液体菌种设备的认识  液体菌种设备已经基本完善,可以开展规模化生产  食用菌液体菌种设备不论大小原理都一样,培养容器(瓶、罐)加无菌供气系统,看似简单的设备各生产厂家的设计都有不同,如罐的形状、空气的过滤层次、罐内液体的循环、灭菌温度的均匀

2、性等。 1、1液体母种生产设备  电磁摇床和机戒摇床都可以培养优质种子,最好不用固体种子(种子是否染菌难判断)和简易培养的液体种子。  1、2发酵罐的形状    有的罐高廋、有的则矮胖,前者依据传统理论认为空气从进入液体到冒出的时间越长溶氧越多,后者则采取多供气的方法来弥补空气在液体中运动距离短的缺陷,这两种设计理念都能完全达到培养优质液体菌种的目的,在长期的应用中我们感到矮胖罐也很好用,因为这种罐灭菌时上下温差小,而且夹层与罐内的压差在较小的情况下蒸汽就可经过过滤器进入罐内,能很好的进行过滤系统的在位(安装位置)灭菌,同时可以用

3、能耗低而供气较大的电磁式气泵供气   1、3发酵罐的层数市场上典型的有单层、双层(夹层)、三层(夹层外设保温层),使用单层及双层罐在灭菌时能耗较大,有的罐靠自身热源不另加棉被进行保温温度很难达到120度以上、且要防止烫伤皮肤;三层罐保温性好;单层罐只能自然降温,双、三层罐可以用流水降温。    1、4发酵 罐体设置上的不合理点 罐体夹层应设进排水(汽)口,安全阀、压力表,内层应设压力表、温度表、接种口、出种口、进气口、呼吸口、进料口、取样口等。各品牌的发酵罐不合理点有内层装安全阀(负压时易吸气污染)、不装压力表(不知道罐内压力)、

4、过滤器离罐灭菌(连接时有可能受污染)、呼吸器离罐灭菌(不方便)、接种口过大(火焰圈难控制)、过滤层次少到只一级(不安全、应有粗—精—精三级)、空压机选配不当(电磁式气泵、无油空压机、有油空压机)能耗相差三五倍、过滤器能力不足(过大压差击破过滤膜)等。    1、5发酵罐内液体的循环  各品牌都以进入罐内的无菌压缩空气为动力,个别品牌装有导流装置、气体破啐网等。在菌丝球少时液体都会很好的流动,后期则有差异,特别是痩长罐无导流装置时底部液体几乎不流动,对菌丝生长不利。设备生产厂家应认真考虑让液体很好的循环流动起来。1、6空气过滤器小罐

5、因通气量小,有的用棉花或活性碳做过滤材料,棉花纤维间的空隙一般达到十几微米,它的过滤作用仅仅是靠沉降和粘附,当气流过大时过虑效果不好,几十升以上的罐多用膜过虑器,如粗过虑器用0.2um聚丙希、精过虑器用0.01um聚四氟乙希膜1、7气泵的选用电磁式气泵的能耗低气量大,但压力低(仅0.03-0.05mpa),能与大多数罐配用;无油空压机(膜片式)压力中等,活塞式空压机压力大、能耗高;以500升罐为列用电磁式气泵和用活塞式空压机相比能耗相差3-4倍、月电费相差千元以上。   二、对液体菌种技术的认识   多品种规模化生产证明液体菌种生

6、产技术已经成熟。   技术是生产应用液体菌种成功与否的关键,相同的设备不同的人员操作结果大不一样,有的可以连续几个月生产不会出现污染,而有的可能罐罐都污染,菌种质量的优劣也相差很大。   2、1基本现状   培养基的配方、培养条件的控制已有较多的研究报道,各有特点,培养结果也不完全相同,如菌球的大小(1—几mm)、数量(每毫升几百—几千个),用直观的方法即菌丝占液体的百分比列来看(静止2hr)如香菇、双孢菇为50-95、平菇金针菇黑木耳鸡腿菇杏孢菇白灵菇为80-98,很多品种已经在生产中正常应用液体菌种。2、2培养基的选择很多原料

7、可以做液体培养基,如玉米粉、土豆、面粉、麸皮、豆粕、蛋白胨、酵母膏、葡萄糖、蔗糖等,所选原料可以因地制宜,如用量小时主料用土豆、用量大时多用玉米粉,没有蛋白胨时用豆粕或黄豆。不同配方的最终培养液ph值是不会一样的,一般高氮配方ph值高,低氮配方ph值低(如香菇不同配方培养后ph值为3.5-6.5)。粘度高则菌球小,氮多则菌球疏松,生产中注意调节。2、3无菌操作过程这是液体菌种培养的关键,整个过程中不能有一个细菌进入发酵液中。采用电磁式摇床培养液体菌种时可以在接入试管菌种后静止培养3-4天,观察无污染后再摇动培养,可以有效避免菌种带

8、杂菌;发酵罐及空气系统先空消一次再做培养液,摇瓶菌种接入发酵罐的过程是最易被污染的操作过程,操作中必须对罐体的接种口进行严格消毒,火焰圈应该完整控制接种口,摇瓶管口与罐体接种口的对接应在火焰中进行,接种完后迅速关闭接种口;种子罐与下一级培养罐的连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