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全)

社会心理学(全)

ID:30179104

大小:1.52 MB

页数:182页

时间:2018-12-27

社会心理学(全)_第1页
社会心理学(全)_第2页
社会心理学(全)_第3页
社会心理学(全)_第4页
社会心理学(全)_第5页
资源描述:

《社会心理学(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一章社会心理学:社会行为的现代研究第一节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1第二节社会行为及其制约因素4第三节 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5第四节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取向7 社会心理学是有关人类社会行为研究的一门现代社会科学。  社会心理学是在社会学、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等母体学科的基础上形成的一门带边缘性质的独立学科,既有极其深厚的理论渊源又有十分广泛的应用价值,它力求对人的形形色色的社会或文化行为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及其规律作出解释。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及其独特的研究对象,决定了它在现代科学体系中的地位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也使它对科学家和一般大众产生了其他学科难以与之相比的吸引力

2、。第一节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每一门科学都有自己独特的、其他学科难以替代的研究对象,社会心理学当然也不例外。每一个接触或准备接触社会心理学的人都有可能也有理由问,社会心理学研究什么?但人们获得的答案往往并不令人满意:有人无可奈何地答道:社会心理学是“那些自认为社会心理学家的人倾心研究的一门学科”;(Insko,C.&Schopler,J.Experimentalsocialpsychology.NewYork:AcademicPress,1972,P.ⅪⅤ.)也有人半带调侃半带感叹地说,有多少位社会心理学家,就有多少种关于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说法。(阿伦森:《社

3、会心理学入门》,群众出版社1985年版第11页。)面对这一困难,我们不妨先对国内外有关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种种规定进行一番审视,然后确立并阐明我们关于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基本观点。   中国学者的代表性观点  由于社会心理学在我国消声匿迹了数十年,我们的研究总的说来尚处在起步阶段,因此,和国内有些学者轻易地认为我们的某位学者的定义要比西方或(前)苏联社会心理学家的定义全面、深刻、科学的观点相反,(乐国安、钟元俊主编:《社会心理学》,中国物资出版社1988年版,第5页。)我们认为,尽管我国学者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心理学或曰社会心理学的本土化做了一些尝试、付出了艰苦

4、的努力,但目前我们对于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认识尚缺乏广度与深度。(参见李伟民:《浅谈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广州师院学报》,1987年第2期。)这具体表现在:(1)有关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讨论尚不充分,现有的定义从数量上说较少;(2)在这些有限的定义中,还有一些看起来富有见地,但却没有或无法在具体内容的阐释中展开自己的逻辑体系。  自社会心理学在我国重建以来提出较早、并被人们广为引述的是吴江霖教授的定义。他提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或若干个体在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心理活动的变化发展的科学。”(吴江霖:《马克思主义社会心理学展望》,《广州师院学报》,1982年第2期

5、。)这一定义力图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出发,将人的心理的发生、发展置于较为广泛的社会生活中去考察,在一定程序上揭示了社会心理的本质属性,但这一定义却带有明显示的心理学化的倾向。在这里,社会心理学只是关于个体的一种研究,尽管定义提及了“若干个体”,但这个“若干个体”显然不能象有些人说的那样就是“群体”。因为这个“若干个体”至多是个体的一种算术总和,而群体(无论是大群体还是小群体)是不能归咎为这种算术总和的。事实上,每一个认真读过吴江霖教授全文的人都能够发现,他论述的重点就是个体如何在社会生活条件中生活并受其影响和塑造的;换言之,个体在贯串一生的社会化过程中心理活动的变化发

6、展就是其全部体系的逻辑主轴。(在中国社会心理学界严格恪守吴江霖定义的当属时蓉华的《社会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由此定义转换而来的则有林秉贤的《社会心理学》(群众出版社1985年版)。)  另一种虽说没有获得如此广泛的呼应,但考虑得似乎较为成熟的定义是由沙莲香教授提出的。沙莲香认为,“所谓社会心理,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自发产生,并相互影响的主体反应”,而社会心理学就是“研究社会心理的基本过程及其变化发展的条件和规律的具体科学。”(沙莲香:《社会心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34页,第32页。)沙莲香将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规定为人在社会生活中

7、的“主体反应”,并力图将对这个“主体反应”的考察置于马克思关于人的理论解释之上,既符合国外对社会心理学的一般规定(这在我们后面的论述中将会提到),也体现了她欲图用马克思主义去研究社会心理学的愿望。但是,沙莲香教授的某些观点却值得商榷:其一,认定西方社会心理学家指的内行为只是一种“脑电反应或心电反应和生物介质的异常传递”(换言之,是一种生理水平的反应),因而决不是社会心理的内过程的说法是缺乏依据、不符合事实的;其二,将社会心理的内过程等同于个体社会心理、社会心理的外过程等同于群体社会心理的观点是错误的,显然它解释不了诸如象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使广大群众、使整个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