竖曲线、缓和曲线计算公式

竖曲线、缓和曲线计算公式

ID:30187763

大小:3.24 MB

页数:25页

时间:2018-12-27

竖曲线、缓和曲线计算公式_第1页
竖曲线、缓和曲线计算公式_第2页
竖曲线、缓和曲线计算公式_第3页
竖曲线、缓和曲线计算公式_第4页
竖曲线、缓和曲线计算公式_第5页
资源描述:

《竖曲线、缓和曲线计算公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三节竖曲线    纵断面上两个坡段的转折处,为方便行车,用一段曲线来缓和,称为竖曲线。可采用抛物线或圆曲线。一、竖曲线要素的计算公式相邻坡段的坡度为i1和i2,代数差为ω=i2-i1ω为正时,是凹曲线;ω为负,是凸曲线。1.二次抛物线基本方程:或ω:坡度差(%);L:竖曲线长度;R:竖曲线半径 2.竖曲线诸要素计算公式 竖曲线长度或竖曲线半径R:(前提:ω很小)L=Rω竖曲线切线长:T=L/2=Rω/2竖曲线上任一点竖距h:竖曲线外距:二、竖曲线最小半径(三个因素) 1.缓和冲击对离心加速度加以控

2、制。ν(m/s) 根据经验,a=0.5~0.7m/s2比较合适。我国取a=0.278,则Rmin=V2/3.6或Lmin=V2ω/3.6 2.行驶时间不过短3s的行程Lmin=V.t/3.6=V/1.2 3.满足视距的要求分别对凸凹曲线计算。    (一)凸形竖曲线最小半径和最小长度按视距满足要求计算 1.当L

3、径和最小长度,见表4-13。表中:(1)一般最小半径为极限最小半径的1.5~2倍;            (2)竖曲线最小长度为3s行程的长度。 (二)凹曲线最小半径和长度 1.夜间行车前灯照射距离要求:1)L

4、0L凸34014L凹120 14                   例题4-3ω=-0.09凸形;L=Rω=2000*0.09=180mT=L/2=90mE=T2/2R=2.03m起点桩号=k5+030-T=K4+940起始高程=427.68-5%*90=423.18m桩号k5+000处:x1=k5+000-k4+940=60m切线高程=423.18+60*0.05=426.18mh1=x21/2R=602/2*2000=0.90m设计高程=426.18-0.90=425.28m桩号k5+100处

5、:x2=k5+100-k4+940=160m切线高程=423.18+160*0.05=431.18mh2=x22/2R=1602/2*2000=6.40m设计高程=431.18-6.40=424.78m 第一节平面线形概述一、路线    路线指路的中心线;    路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叫路线的平面;    路线设计:确定路线空间位置和各部分几何尺寸的工作;    可分为平面设计、纵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二、平面线形设计基本要求汽车行驶特征:(1)连续和圆滑;(2)曲率连续,一个点上不出现两个曲率;(3

6、)曲率的变化率是连续的(圆曲线不是)。平面线形要素:(1)导向轮旋转面与车身纵轴角度为0时,直线线形;(2)导向轮旋转面与车身纵轴角度为常数时,为圆曲线;(3)导向轮旋转面与车身纵轴角度为变数时,为缓和曲线。平面线形三要素: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 第二节直线一、特点优点:受力简单;方向明确;操作容易;缺点:过长则不好,易使驾驶员感到单调、疲倦、难以目测距离、速度过快、易超车等。(p47)二、运用下述地段适用:(1)不受地形、地物限制的平坦地区或山间的开阔谷地;(2)市镇及其近郊,或规划方正的农耕区

7、等以直线条为主的地区;(3)长大桥梁、隧道等构造物路段;(4)路线交叉点及其前后;(5)双车道公路提供超车的路段。 注意的问题(1)纵坡不宜过大;(2)长直线与大半径凹形竖曲线相结合;(3)两侧的景观设计;(4)采取安全措施。  最长“长直线”的长度:  德国、日本:20V(m)(V为km/h)  美国:180s(3英里?)  中国:规范中无规定,京津唐采用3.2km,沈大采用5~8~13km.三、最小长度:1.同向曲线之间的最小长度《规范》规定,不小于6V(V为km/h)2.反向曲线之间的最小长度

8、《规范》规定,无缓和曲线时,不小于2V(V为km/h);若二反向曲线都设缓和曲线,可首尾相连成S形线形。 第三节圆曲线一、圆曲线的几何要素优点:易于与地形适应,可循环性好,线形美观,易于测设.缺点:占地多、安全性差,与汽车行驶轨迹不符.    四级公路不设缓和曲线,其它等级公路设缓和曲线。J=2T-L校正数或称超距 二、圆曲线半径(一)公式计算公式向内超过为+ih,向外超高为-ih。μ为横向力系数。1.横向力系数μ:(汽车行驶横向稳定性)μ值越大越不利,表现在:(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