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公共租赁住房建设技术导则

北京公共租赁住房建设技术导则

ID:3020959

大小:6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11-19

北京公共租赁住房建设技术导则_第1页
北京公共租赁住房建设技术导则_第2页
北京公共租赁住房建设技术导则_第3页
北京公共租赁住房建设技术导则_第4页
北京公共租赁住房建设技术导则_第5页
资源描述:

《北京公共租赁住房建设技术导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北京市公共租赁住房建设技术导则(征求意见稿)1总则1.0.1为了规范本市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和管理,依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制定本导则。1.0.2本市范围内成套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应当符合本导则规定,非成套公共租赁住房建设标准另行规定。1.0.3公共租赁住房以满足住房困难家庭的阶段性需求为导向,坚持安全、环保、实用和经济原则,合理选择实用的建设技术和建筑工程材料,达到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的要求。1.0.4公共租赁住房设计、施工应当符合住宅产业化发展的要求。2规划与单体建筑设计2.1规划设计2.1.1公共租赁住房规划应当采取“大分散、

2、小集中”的方式,选址宜在地质条件安全可靠、交通便利、市政配套齐全或产业功能聚集区域。2.1.2为了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兼顾规模和经济效益,公共租赁住房可适当提高容积率和建筑密度。2.1.3公共租赁住房规划公共服务设施按照《北京市居住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设计指标》、《北京市城市建设节约用地标准》的规定,适当提高托幼、小学、社区医疗卫生等配套标准,配置洗衣房、食堂、文化活动室等便民设施,适当在地上安排运动健身器械区和残疾人助力车、小型三轮车及自行车停车位,方便居民使用。2.1.4公共租赁住房机动车位参照经济适用房标准设置,每户自行车位不应少于2辆

3、,宜利用地下空间集中设置停车库。2.1.5公共租赁住房5绿化景观应做到集中与分散结合,立体与平面结合,观赏与功能结合;小区景观和绿化应采用节水设施,提高用水效率。2.1.6公共租赁住房规划设计应当布局合理、空间紧凑、利用充分,根据需求确定合理的规划户型比例。2.2建筑设计2.2.1公共租赁住房户型设计面积标准如下表3.2.1-1表3.2.1-1户型建筑面积(平方米)厨房使用面积(平方米)卫生间使用面积(平方米)阳台建筑面积单居套型(厅室合一)30左右应具备使用简单电加热和排烟厨具的条件≥3≤4小套型40左右≥4≥3≤4中套型50左右≥4

4、≥3≤4大套型60以下≥4≥3≤4注1:上表所称“左右”是指根据不同平面和结构类型上下浮动不超过5%。注2:设计户型应以中小套型为主,适当配置大套型。注3:单居套型可按照宿舍标准进行设计。2.2.2层高应为2.7m。2.2.3厨房应当配备灶台、洗菜盆、操作台,满足基本生活需要;宜采用厨房整体式橱柜。单面布置厨具或双面布置厨具时,操作净空不小于0.9米。2.2.4卫生间应配备洗面盆、盥洗镜、坐便器、淋浴喷头、排风扇等必要设施设备。2.2.5户内应预留洗衣机位置,并设置上、下水管线。2.2.6阳台宜采用封闭式,应配备晾晒衣物的设施。2.2.

5、7户内应预留分体空调的外墙预留孔、具备冷凝水集中排放和室外机安装条件。2.2.8不采暖楼梯间户门应有保温措施,当传热系数小于2.0w/m2·k时,不得设计落地窗、外飘窗。2.3结构设计2.3.1应当5采用工厂生产的标准规格的预制成品或部品,提高部品化率,减少现场加工材料所造成的浪费和污染。公共租赁住房应当采用六类预制部品:第一类为非砌筑类型的建筑内、外墙板;第二类为满足建筑装饰用的制品;第三类为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包括楼梯、叠合楼板、阳台、雨蓬等;第四类为预制主体结构构件,包括预制梁、柱及承重墙等;第五类为钢结构和轻型钢结构用的构配件;

6、第六类为其他符合标准化设计、工厂加工、现场安装条件的建筑部品。2.3.2高层建筑应优先采用轻质高强材料,减小结构自重和材料用量;设计方案中应提高高强钢材使用率,降低钢材消耗量。2.4设备设计2.4.1生活给水系统应充分利用市政给水管网的水压直接供水;需加压供水时,应当选用既节能、又保障用户水压稳定的给水加压设备。2.4.2公共租赁住房应采用太阳能热水系统,并优先考虑集中制热分户供热与建筑一体化的太阳能热水系统;当太阳能热水系统不能完全满足需求时,可采用太阳能热水系统与辅助技术系统相结合的方式。凡用集中式太阳能热水系统时应设分户计量装置。

7、热水供应循环系统应采用支管或立管循环方式,减少热水系统的无效冷水量。2.4.3公共租赁住房应采取集中供热方式供暖:供暖热源优先选择城市热力网,或采用清洁能源的集中供热方式;锅炉房供热出口、热力站换热器的二次水出口以及各楼栋供热入口均应配置热量计量装置,户内应分室设置温控装置,并应设置分户热量计量或分配装置。2.4.4公共租赁住房在市政中水输配水管线覆盖范围内的建设项目,应优先使用市政中水;没有市政中水的,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以上的小区,应配套设计、建设中水系统。2.4.5公共租赁住房室外景观和绿化用水应使用中水或收集处理后的雨水,景观水系

8、统应采用循环处理方式;应建设雨水收集利用设施和节水设施,推广雨水收集、处理、利用技术,小区内道路、场地的竖向设计和材料选择应利于雨水收集和综合利用;屋顶或地表雨水经收集处理后,用于绿化、回补地下水、景观补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