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侵华的材料

日军侵华的材料

ID:30224519

大小:22.3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2-28

日军侵华的材料_第1页
日军侵华的材料_第2页
日军侵华的材料_第3页
日军侵华的材料_第4页
日军侵华的材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日军侵华的材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日军侵华的材料  日本侵华史实  第一次中日战争:  中日甲午战争:1894年7月25日,日本在朝鲜半岛海面突袭清军运兵船,并进攻驻守牙山的清军。8月,双方正式宣战,清军在平壤战役和黄海海战中受挫,日军分陆海两路进攻中国东北。次年2月,日军攻占威海卫军港,北洋舰队覆灭。不久,辽东半岛陷落。中国人民和爱国官兵对日本侵略军进行了英勇的抗击,但因清政府的腐败而遭到失败。最后清政府派李鸿章赴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使中国进一步加深了半殖民地化。  名称平壤之战  地

2、点平壤  时间1894年9月15日  参战方中国;日本  结果日本获胜  参战方兵力清军:约15,000人日军:约16,000人伤亡情况清军阵亡约2,000、负伤约4,000  日军阵亡约1200,负伤约500  主要指挥官叶志超,左宝贵;野津道贯  名称黄海海战/中日甲午战争目的-通过该培训员工可对保安行业有初步了解,并感受到安保行业的发展的巨大潜力,可提升其的专业水平,并确保其在这个行业的安全感。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  地点黄海大东沟海域  时间1894年9月17日  参战方中国,日

3、本  结果北洋水师失利,失去黄海制海权  伤亡情况北洋死伤八百余人日本三百人  日军指挥官桦山资纪、伊东祐亨、河源要一  清军指挥官丁汝昌、刘步蟾、林泰曾  名称甲午中日战争  地点朝鲜半岛、辽东半岛、山东威海、黄海北部时间1894年7月25日—1895年4月17日  参战方中国,日本  结果日本获胜,签订《马关条约》  参战方兵力清军630,000人日军240,616人  伤亡情况清军31,500人阵亡日军13,306人死伤  主要指挥官李鸿章、丁汝昌;山县有朋、伊东佑亨第二次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名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地点中国北部  时间1900年5月28日

4、–1901年9月7日  参战方日俄等八国联军;清朝、义和团  结果八国联军获胜,签订《辛丑条约》目的-通过该培训员工可对保安行业有初步了解,并感受到安保行业的发展的巨大潜力,可提升其的专业水平,并确保其在这个行业的安全感。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  参战方兵力50,255人50艘军舰  8万人清军,10-30万义和团  伤亡情况600-2500人万人主要指挥官西摩尔、瓦德西、载漪、荣禄  背景义和团烧教堂拆电线毁铁路攻租界  第三次中日战争:  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夜,在日本关东

5、军安排下,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日本修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栽赃嫁祸于中国军队。日军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北大营,是为“九一八事变”。次日,日军侵占沈阳,又陆续侵占了东北三省。1932年2月,东北全境沦陷。此后,日本在中国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傀儡政权,开始了对东北人民长达14年之久的奴役和殖民统治。  名称九一八事变  地点中国东北地区  时间1931年-1932年  参战方日本,中国  结果日本获胜  参战方兵力中国:人日本:30000-66000人主要指挥官张学良,本庄繁,南次郎  主要后果日本占领东北三省退出国际联盟  历史意义:目的-通过该培训员工可对保安行业有初步

6、了解,并感受到安保行业的发展的巨大潜力,可提升其的专业水平,并确保其在这个行业的安全感。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  揭开二战序幕  九一八事变是20世纪30年代初期发生在中国东北的震惊中外的重大历史事件。它不仅是日本帝国主义以武力征服中国的开始,也是法西斯国家在世界上点燃的第一把侵略战火,它的爆发标志着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序幕的揭开,同时它打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相对稳定的世界格局。  社会性质转变  毛泽东曾明确指出:“自从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帝国主义武装侵略中国以

7、后,中国又变成了一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的社会。”“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东北沦为日本的殖民地,而且日本侵略逐步向华北地区扩展,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中华民族得到了空前的觉醒和团结。民族团结抗日  九一八事变及时向全国人民敲起警钟,“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越来越成为华夏儿女的共识。在民族危机感逐步加深的过程中,民族责任感也迅速提高,并付诸实践;许多爱国知识分子积极发表政见和主张,呼吁全国人民“彻底明了国难的真相!”“人人应视为与己有切肤之痛,以决死的精神,团结起来作积极的挣扎与苦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