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联机加新风系统施工方案设计

多联机加新风系统施工方案设计

ID:30228406

大小:51.01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2-27

多联机加新风系统施工方案设计_第1页
多联机加新风系统施工方案设计_第2页
多联机加新风系统施工方案设计_第3页
多联机加新风系统施工方案设计_第4页
多联机加新风系统施工方案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多联机加新风系统施工方案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改造暖通施工方案1#办公楼暖通施工方案1工程概况1)本工程为***楼,地上五层,砖混结构,建筑面积约3800平方米,建筑高度17.6米。。2)暖通施工内容包括空调及通风。空调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形式,由直流变频多联空调机组提供冷热源,新风由全热交换器处理,新风主风管拟采用单面彩钢酚醛复合风管,支管采用铝箔保温软风管;卫生间采用管道式风机排风,分管采用铝箔保温软风管。2施工依据1)《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规范》(GB50378-2011);2)《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3)《**

2、暖通施工图》4)图纸会审记录;5)本工程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等专业提供的设计资料;3主要施工方案:空调室内、外机用铜管联接,冷凝水管采用硬质PVC管引至卫生间;新风、冷媒管、冷凝水、卫生间排风穿墙,用水钻开洞留套管;新风主管变更为单面彩钢酚醛复合风管,采用法兰连接,现场加工制作。3.1施工组织风系统与冷媒系统平行施工3.2施工工艺及技术措施3.2.1室内机的安装:**公司第12页共12页**改造暖通施工方案1)安装步骤:①确定安装位置;②划线标位;③打吊杆;④固定安装室内机。2)室内机安装前要检查、校核。3)

3、室内机安装质量要求:牢固、水平、位置标高准确;3.2.2冷媒配管1)步骤:支架制安→按图纸要求配管→焊接→吹污→检漏→保温→真空干燥2)配管原则:干燥、清洁、气密性。干燥:安装前铜管内禁止水分进入,配管要吹净和真空干燥。清洁:一是施工时应注意管内清理。二是焊接时采用氮气管内保护焊,避免铜管内壁产生氧化,最后对铜管吹净。气密性:保证焊接质量和喇叭口连结的制作质量,最后通过高压氮气保压气密性试验保证气密质量。3)氮气保护焊工艺:根据美的空调铜管焊接工艺要求,铜管焊接时将低压氮气冲入铜管内,同时进行管外钎焊,完全保证管

4、内壁不产生氧化。管内密封法:为防止水分、赃物、灰尘等杂质进入铜管,冷媒管头要包扎严密,并用封堵堵好。冷媒管弯曲:直径小于19mm的铜管一律采用现场煨制,热弯或冷弯应采用弯制工具(折弯器)椭圆率不应大于8%,并列安装配管其弯曲半径应向铜,间距、坡向、倾斜度应一致,直径大于25mm的铜管应采用冲压弯头。扩口连接:铜管与室内机的连接应采用喇叭口连接。注意喇叭口的扩充质量,扩充数值为:铜管直径mm喇叭口直径mm6.49.1-9.59.512.8-13.812.716.5-17.5**公司第12页共12页**改造暖通施工方

5、案15.918.5-19.519.123.5-24.5扩口方向应与制冷剂流向相反,且管采用专用割刀,扩口和螺母锁紧时,在扩口表面涂抹冷冻机油,扩口连接采用力矩扳手操作。5)铜管表面处理所有冷媒管应一律使用包扎带包扎,过墙处要做铁皮套管,过楼板时使用钢套管。6)冷媒管钎焊:a焊接设备准备完好,铜管切口表面平整无毛刺、凹凸等缺陷,允许偏差位为管径的1%。b冷媒管焊接温度为720-820度,采用磷铜银焊条对焊口进行满焊。前焊工作宜向下或水平侧向焊接,尽可能避免仰,接头的分支口应保持水平。c根据空调设备厂家技术资料的要求

6、,铜管钎焊时必须采用氮气置换焊,焊接时 把微压(0.02Mpa),氮气充入正在焊接的管内,这样会有效防止铜管氧化层的产生。d冷媒管不能用金属托架直接架劲,应在自然状态下通过保温层托住铜管,以防冷桥产生。e冷媒管安装前应将其保温管穿好并流出焊接位置。保温接口在铜管焊接完毕后对接口进行粘结并用胶带捆扎。7)冷媒管封盖:冷媒管的包扎十分重要,以防止水分、脏物、灰尘进入管内。冷媒管穿墙一定要把管头包扎严密,暂时不连接的、已安装好的管子要把口包扎好。3.2.3冷凝水管配管1)步骤:①安装并连接水管;②通水试验;③绝热保温。

7、**公司第12页共12页**改造暖通施工方案2)管道安装前必须将管内的污物清除干净,安装停顿期间对管道开口处进行封闭。3)冷凝水管的排水坡度为3/1000以上。4)室内机与冷凝水管之间应有软连接,冷凝水排放应先被抬高再下降连接排水主管。冷凝水排放系统应进行管水试验,以保证没有漏水点,之后进行冷凝水管保温处理。5)管道安装后,应进行系统清洗,保证管道内清洁后再与室内机连接。3.2.4室外机安装1)室外机设备开箱检查,并填写开箱检查记录表。2)室外机设备搬运、吊装。3)室外机以混凝土平台为基础,室内外机之间和室外机之

8、间应保证样本允许的距离。3.2.5气密性试验作业顺序:冷媒管完工后必须进行高压氮气试验,检查压力是否合格。第一阶段:3公斤压力试压3分钟以上。第二阶段:15公斤压力试压3分钟以上。第三阶段:28公斤压力48小时,观察压力是否下降,压力没有变化为合格。件茶漏点时可采用手感、听感、肥皂水检查。施压完毕后保持管内压力10公斤。试验过程必须填写气密性试验纪录。3.2.6冷媒管吹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