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二说明东南在两宋

材料二说明东南在两宋

ID:30234408

大小:32.27 KB

页数:25页

时间:2018-12-28

材料二说明东南在两宋_第1页
材料二说明东南在两宋_第2页
材料二说明东南在两宋_第3页
材料二说明东南在两宋_第4页
材料二说明东南在两宋_第5页
资源描述:

《材料二说明东南在两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材料二说明东南在两宋  1.下列宋、金、西夏并立时期的古代地名与现代地名搭配中,错误的是A.东京―开封B.临安―南京C.兴庆―银川D.中都―北京  2.现在的高科技让《清明上河图》画上的人物全部活动起来,熙来攘往,昼现夜隐,12世纪中国绚丽的城市画卷被生动演绎出来。请问《清明上河图》是哪位画家的传世名作?A.王羲之B.顾恺之C.吴道子D.张择端  3.梁山好汉及时雨宋江与兄弟逛街,这条街上有人说书、唱曲、卖饮料、相面算卦、杂耍、表

2、演等等。请问他们走到了当时被称为什么的地方  A.专门制造房瓦的瓦厂B.食客盈门的酒楼C.娱乐兼营商业的瓦子D.好汉比武的擂台  4.据报道:从古沉船“南澳1号”中打捞出的瓷器,很多都是出自于“瓷都”,请问我国哪个地方被称为“瓷都”  A.河北曲阳B.河南汝州C.江西景德镇D.河南开封5.下列关于两宋时期社会经济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两宋时期,小麦逐渐跃居粮食产量首位B、两宋时,从越南引进了占城稻得到推广目的-通过该培训员工可对保安行业有初步了解,并感受到安保行业的发展的巨大潜力,可提升其的专业水平,并确保其在这个行业的安全感。为了适应

3、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  C、北宋时,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D、宋朝时海外贸易超过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6.下列宋与辽、西夏、金并列的四幅示意图中,哪一幅是错误的  7.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道:“若止印三二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材料中的“极为神速”是因为  A.北宋城市商业的繁荣B.宋朝交通的发展C.造纸术的重大改进D.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8.郭靖与杨康是金庸先生脍炙人口的小说《射雕英雄传》中的两个重要人物。请分析

4、他们名字中的“靖”、“康”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直接联系?  A、西夏的建立B、澶渊之盟C、金灭北宋D、南宋建立9.下列关于《史记》和《资治通鉴》说法正确的是:①两部史书都是通史  ②两部史书都完整地描述了秦朝时期的历史③《史记》是纪传体,《资治通鉴》是编年体④两部史书的共同特点是史料详实文笔生动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0.东汉末年以来,人口南迁给江南经济带来了①大量的劳动力②先进的生产工具③先进的生产经验④优越的自然环境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目的-通过该培训员工可对保安行业有初步了解

5、,并感受到安保行业的发展的巨大潜力,可提升其的专业水平,并确保其在这个行业的安全感。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  11.南宋有位诗人写道: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你认为作者写作该诗的主要目的是  A.赞美杭州的繁华B.描述了南宋百姓安宁的生活C.咏叹西湖秀色与人的关系D.讽刺南宋统治者的醉生梦死  12.“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立中书省一,行中书省十有一。”材料中所涉及的

6、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有①分封制②郡县制③三省六部制④行省制A.①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3.南宋时期,有一位阿拉伯商人运载一批香料到广州销售。他到广州后应到哪一机构办理手续A.蕃学B.蕃坊C.蕃市D.市舶司14.假如你生活在宋朝,那么你可以做到①用“号为冠天下”的丝织品做衣服②吃江南产的占城稻③买哥窑产的青花瓷④坐船去非洲做生意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15.下列关于四大发明的叙述错误的是A.西汉时期的中国就有纸了  B.北宋制成指南针并广泛用于航海C.雕版印刷术形成于唐朝  D.火药为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

7、势力起了重要作用目的-通过该培训员工可对保安行业有初步了解,并感受到安保行业的发展的巨大潜力,可提升其的专业水平,并确保其在这个行业的安全感。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南宋诗人陆游在一篇文章中说:“朝廷在故都时,实仰东南财富”。材料二:南宋谚语:“苏湖熟,天下足。”请回答:  材料一中的“故都”指前朝的哪里?  材料二中的“苏湖”地区是什么地区?  国家财政收入依靠“东南财富”,说明了什么?  我国古代经济重心

8、南移的原因有哪些?针对我国现在南北经济发展不平很的状况你有什么建议?  17.英国史学家汤因比说:“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中国学者余秋雨也说:“我最向往的朝代就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