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1.1认识区域(第1课时)课件鲁教版必修3

高中地理1.1认识区域(第1课时)课件鲁教版必修3

ID:30294329

大小:2.36 M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2-28

高中地理1.1认识区域(第1课时)课件鲁教版必修3_第1页
高中地理1.1认识区域(第1课时)课件鲁教版必修3_第2页
高中地理1.1认识区域(第1课时)课件鲁教版必修3_第3页
高中地理1.1认识区域(第1课时)课件鲁教版必修3_第4页
高中地理1.1认识区域(第1课时)课件鲁教版必修3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1.1认识区域(第1课时)课件鲁教版必修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节认识区域课前感悟请在全国政区图中勾画出江苏的轮廓,并在江苏政区图中勾画出扬州市的轮廓。查询了解江苏省与扬州市的人口和面积。完成表格。人口(千万)面积(万km2)人口密度(人/km2)江苏省扬州市3学习目标结合实例,分析区域的内涵。通过不同尺度的区域图的分析,了解区域的类型并提高读图能力。结合实例,分析说明区域的一般特征,并说明区域特征是辩证统一的,不能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4一、区域的含义探究活动1:阅读“世界人口增长示意图”,说出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分析影响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读图思考:1.甘肃省各地区的降水量分别是多少?自东南向西北呈现什么变化趋势?为什

2、么这样变化?2.甘肃省干湿区划分为哪几个干湿区?与年降水量的分布图有何异同?说明影响干湿区划分的依据是什么呢?3.分析这两组图的区域边界有何不同?5典例剖析1区域是用某个指标或某几个特定指标的结合,在地球表面中划分出具有一定范围的连续而不分离的空间单位。不同区域形成的因素不同,区域特征相差也很大。据此回答下题。1.有关区域及其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各区域间没有明显的区别B.有人类居住的地方就是一个区域,认识了这里的人们,也就知道了该区域的特点C.区域内部没有明显差异,因此,很难形成区域特点D.区域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指标划分出来的D6二、区域的类型

3、探究活动2:根据图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研讨区域的类型。图3图A图C图B7典例剖析21.下列区域属于功能区的是()A.方言区B.旱作农业区C.城市经济区D.东亚文化区2.下列区域属于均质区的是()A.城市经济区B.浦东新区C.京津唐工业基地D.方言区CD二、区域的类型探究活动2:根据图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研讨区域的类型。读图思考:1.图中哪些属于均质区?哪些属于功能区?为什么?2.图A和图C的划分指标分别是什么?各属于哪类要素?3.图A与图B哪个属于大尺度的区域?9三、区域的特征探究活动3:根据课本与图片自主学习说明区域的特征。图3读图思考:1.说明形成青藏高

4、寒区自然环境特征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对其他自然要素是如何影响的?高寒条件下的人口数量和分布有什么特征?10三、区域的特征探究活动3:根据课本与图片自主学习说明区域的特征。图3读图思考:2.说明南方农村与北方农村存在哪些差异?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11三、区域的特征探究活动3:根据课本与图片自主学习说明区域的特征。图3读图思考:3.说明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的经济要素是如何流通的?体现区域环境的特征是什么?12典例剖析3C1、西气东输体现了区域特征的()A.整体性B.差异性C.开放性D.综合性2、判断题:区域之间的差异性是绝对的,区域的整体性的相对的()

5、对重点图像13图解区域的整体性、差异性和开放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