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3.1自然灾害的地域差异课件鲁教版选修5

高中地理3.1自然灾害的地域差异课件鲁教版选修5

ID:30297318

大小:1.08 MB

页数:29页

时间:2018-12-28

高中地理3.1自然灾害的地域差异课件鲁教版选修5_第1页
高中地理3.1自然灾害的地域差异课件鲁教版选修5_第2页
高中地理3.1自然灾害的地域差异课件鲁教版选修5_第3页
高中地理3.1自然灾害的地域差异课件鲁教版选修5_第4页
高中地理3.1自然灾害的地域差异课件鲁教版选修5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3.1自然灾害的地域差异课件鲁教版选修5》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单元 以地理视角分析自然灾害第一节 自然灾害的地域差异[课标要求]运用地图,说明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的分布。比较同一自然灾害造成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目标阐释]1.了解自然灾害的发生在时间和空间分布上的差异。2.理解导致自然灾害危害出现差异的原因。3.比较同一自然灾害造成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提高读图析图能力。一、自然灾害发生的地域差异1.差异表现(1)发生率的地域差异是自然灾害最频繁的大洲,且其发生次数占全球总次数比例呈趋势。亚洲上升(2)发生地点的地域差异灾害种类分布地区干旱、西亚十分突出台风沿岸国家洪水孟加拉国、、印度等亚洲国家地震日本、菲律

2、宾、等太平洋周边的一些国家非洲西北太平洋中国印度尼西亚带状面状大陆裂谷(3)全球两大灾害带灾害带位置主要自然灾害灾害带环绕太平洋沿岸、宽数百千米的地带、火山、、海啸、风暴潮,以及大量的地质灾害和海岸带灾害北半球中纬度灾害带北纬20°~50°之间的一条环球自然灾害带、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台风、、低温、风沙等气象灾害环太平洋地震台风地震洪水干旱自然灾害发生的地域差异读下表,回答下列问题。1975~2001年自然灾害次数统计(%)灾害类型非洲美洲亚洲欧洲大洋洲各类型统计气象灾害类型11.919.027.110.04.372.3地质灾害类型0.93.

3、77.82.70.916.0生物灾害类型6.71.23.10.50.211.7各大洲统计19.523.938.013.25.4100注:表中数据为各大洲各类灾害发生次数占全球总次数的比重。(1)亚洲的气象灾害发生的次数在各个大洲中位居首位,简述发生在亚洲主要的气象灾害,并选取其中典型的一种气象灾害分析其产生的原因。(2)非洲和大洋洲的地质灾害发生次数的比重在各大洲中的比重较小,试分析原因。答案(1)主要的气象灾害:干旱、台风、暴雨、洪涝、寒潮等,最典型的应是台风。亚洲距离台风产生最频繁的地区——西北太平洋最近,最容易受到台风的侵袭。(2)地质灾害中

4、最主要的是地震,而地震又往往与板块的交界地区联系在一起,非洲和大洋洲分别在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内部,再加上地形较为平坦,因此发生地质灾害的几率较小。两大自然灾害带的成因应从自然和人文地理背景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如下表:灾害带自然地理背景人文地理背景环太平洋灾害带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多海啸热带、副热带海域→台风→风暴潮人口集中、经济发达北半球中纬度灾害带不同气候带的边缘→水旱灾害近热带、副热带海洋→台风→风暴潮地势高差大、地形复杂→山地地质灾害位于中、低纬度地带,人口稠密,经济密集度大【方法技巧】自然灾害问题的答题思路(1)分析气象灾害的时空分布

5、时要结合天气、气候特点,如我国的季风气候特点造成夏季多暴雨、洪涝,冬季多寒潮等;(2)分析地震、火山等内力作用引起的地质灾害时,要结合世界板块分布特点;(3)分析滑坡、泥石流等外力作用引起的地质灾害时,要结合地质、地形分布特点和气候的季节变化;(4)对于图表类试题,要结合图表提供的信息答题。【迁移应用1】环太平洋带灾害集中的原因是()①位于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②地势高差大,地形复杂,多山地地质灾害③沿海地带多水文灾害④暴雨集中,滑坡时有发生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答案D解析环太平洋灾害带处于太平洋板块的边缘地带,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吻

6、合,多火山、地震灾害。环太平洋灾害带又位于海陆交接处,受海洋灾害影响大,多风暴潮、海啸。二、自然灾害危害的地域差异1.差异表现(1)强度相当的同一种灾害发生在不同的和不同的时间,其损害程度可能。(2)灾害损失的也呈现极大的差异。在世界各大洲中,的灾害损失最为严重。地点大不相同区域分布亚洲2.因素分析自然灾害危害的地域差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54年,洪峰流量是43400米3/秒,相应水位为34.55米;1998年,洪峰流量是28800米3/秒,相应水位为35.94米。材料二1954年和1998年长江洪水灾害损失统计图。(1)请说明长江流域出

7、现特大洪灾的自然原因。(2)两次大洪灾,1954年降水量大,但经济损失小,1998年降水量小却经济损失大,试分析其原因。答案(1)①长江流域多为湿润地区,流域面积广、支流多、干流汛期长、水量大。②长江支流南北对称分布,当流域内普降暴雨时,南北支流同时来水,尤其是上游川江洪水也随之袭来,多股洪水叠加在一起,长江干流就会出现特大洪水。③气候异常,降水较常年异常偏多。④中下游平原地势低洼,排水不畅。(2)长江流域1998年比1954年人口密度大,数量多,经济水平高,社会财富多。自然灾害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1)自然灾害危害程度取决于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和强度

8、及社会对于灾害的易损性。影响因素原因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和强度的差异不同区域的构造、地貌特点、和水文条件等孕灾环境和致灾因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