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3.2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 (2)

高中地理3.2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 (2)

ID:30297877

大小:12.26 MB

页数:78页

时间:2018-12-28

高中地理3.2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 (2)_第1页
高中地理3.2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 (2)_第2页
高中地理3.2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 (2)_第3页
高中地理3.2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 (2)_第4页
高中地理3.2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 (2)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3.2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 (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第三单元: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季风水田农业—水稻种植业农业结构:种植业为主,作物以水稻为主生产地位:季风水田农业所产稻米占世界稻米总产量的绝大部分,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稻米生产国。一、季风水田农业1.分布2.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条件3.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1.分布:东亚: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季风气候区中国(秦岭—淮河以南)、日本、韩国、朝鲜等东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泰国、柬埔寨、缅甸、越南、菲律宾等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印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除亚洲外,非洲的埃及,尼日利亚,欧洲

2、的西班牙,意大利,拉丁美洲的古巴,委内瑞拉,巴西也有水稻种植业的分布,在美国的密西西比河下游地区,也分布着大片的稻田,但采用的是大规模的旱地直播技术进行生产。东亚南亚东南亚不丹、尼泊尔、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印度斯里兰卡、马尔代夫(群岛)、克什米尔地区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季风气候区,全年高温或夏季高温,热量充足;大部分集中在年降水量800mm以上的地区,降水丰沛,雨热同期。主要集中在平原、盆地、丘陵地区,地势平坦。水稻生产的主要环节选种育种育秧起秧犁地耙地搭埂插秧田间管理排灌拔草施肥收割脱粒扬场入

3、仓施药水稻种植生产过程复杂,劳动强度大,需要劳动力多;东亚、东南亚和南亚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水稻生产的主要环节选种育种育秧起秧犁地耙地搭埂插秧田间管理排灌拔草施肥收割脱粒扬场入仓施药一、季风水田农业1、分布范围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季风区2、区位优势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气候——水热充足,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地形——河流中下游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土壤——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水源——河网密布,水源充足市场——稻米为当地的主食,市场需求量大劳动力——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历史——悠久的种植历史,丰富的传统

4、经验人均耕地----人多地少,人均耕地少李某家住在江淮平原上。全家六口人,上有两位老人,下有两个上学的孩子。李某承包了0.5公顷土地,农活主要由他和妻子来做。美国一个小农场拥有15公顷土地。我国水稻生产的经营规模有什么特点?3、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①小农经营,经营规模小一般情况下,李某用0.3公顷田种双季稻,0.1公顷田种单季稻,0.1公顷田种其他作物。他家每年约收稻谷3800千克(双季稻产量为1050千克/0.1公顷)②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700407248单产(千克/亩)水稻玉米小麦粮食作物三

5、种主要粮食作物单产对比单产高的原因:精耕细作;商品率低原因:生产规模小,总产量不大,大部分留作自用。在收成的3800千克当中,2800千克留作家庭口粮、饲料用粮及上缴公粮,其余的1000千克到市场上出售。李某家与另外5家村邻共同购买了一头耕牛、一台水泵、一台电动脱粒机。其他小型农具每家自备。③机械化和科技水平较低令李某最为头痛的是每年的水旱灾害,每当发生灾害的年份,农田的经济损失就很大。而李某又无力建设水利工程,需要政府大力投资并组织水利工程建设。④需要水利工程量大人口稠密人均耕地少消费量大总产量不大家

6、庭经营田地规模小劳动力丰富精耕细作经济水平低田地规模小“一大一小一高三低”各特点之间的联系②单位面积产量高⑤科技水平低④机械化水平低①小农经营③商品率低②①③④⑤水利工程量大亚洲水稻种植的特点、原因及发展措施特点原因发展措施小农经营单产高但商品率低机械化、科技水平比较低水利工程量大家庭为主,人均耕地少适度规模经营精耕细作,生产规模小,自给为主控制人口数量体力劳动为主、靠传统经验加快机械化发展、加大科技投入水旱灾害频繁大力投资兴修水利集约农业集约农业是农业中的一种经营方式。是把一定数量的劳动力和生产资料,

7、集中投入较少的土地上,采用集约经营方式进行生产的农业。同粗放农业相对应,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通过应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像我国南方地区发展的就是集约型农业)措施来增加农业品产量的农业,称“集约农业”。集约经营的目的,是从单位面积的土地上获得更多的农产品,不断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化,是农业生产发展的客观规律。这与土地面积的有限性以及土壤肥力可以不断提高的特点有密切关系。集约经营的水平,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水平,探究活动:从自然和社会条件等方面解释我国水稻产区

8、形成的原因?人口密集,人均耕地少,劳动力丰富,利于精耕细作,单产水平高。1、地形和土壤条件:地势低平,土壤肥沃,土层深厚。2、气候条件: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气温高,降水丰富,雨热同季,灌溉水源充足,利于水稻生长;3、水稻生产历史和饮食习惯:水稻种植历史悠久,人们形成了喜食稻米的饮食习惯;4、人口、耕地和劳动力数量: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靠邓小平(责任制),二靠袁隆平(杂交稻)。西方世界称,杂交稻是“东方魔稻”。袁隆平的成果不仅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