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4.1区域农业发展_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2)

高中地理4.1区域农业发展_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2)

ID:30298527

大小:33.24 M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2-28

高中地理4.1区域农业发展_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2)_第1页
高中地理4.1区域农业发展_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2)_第2页
高中地理4.1区域农业发展_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2)_第3页
高中地理4.1区域农业发展_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2)_第4页
高中地理4.1区域农业发展_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2)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4.1区域农业发展_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区域农业发展研究方法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农业发展的大方向存在的问题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方向自然条件(位置、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社会经济条件(工业基础.交通.市场.人均耕地.)农业布局特点耕作农业区林业和特产区畜牧业区商品粮基地建设大规模机械化生产地区专业化生产平原区农业发展方向西部草原区农业发展方向山区农业发展方向1、关于东北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北部B东北地区大部分属于温带半干旱、半湿润季风气候C热量和水分条件可满足两年三熟作物的需求D东北地区山环水绕、沃野千里、自然地域完整、农业生态类型多样、生产部门

2、齐全,是我国重要的商品农业生产基地D2、关于气候对东北地区农业生产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热量和水利条件基本上可满足一年两熟作物的需求B无霜期从南部的80天到最北部的180天左右C东北大部分地区农作物生长容易受到春旱影响D气候条件制约着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品种、耕作制度和生产季节D图是我国某地区土地利用图。读图回答12~14题。12.该地区农业地域类型是()A.种植园农业B.乳畜业C.混合农业D水稻种植业13.该种农业主要分布在()A.黄河三角洲B.长江三角洲C.珠江三角洲D.太湖平原14.影响该地农业生产的主要自然区位因素是()A.地形和土壤B.水源和土壤C.水源和气候D地形和气候CCD

3、4、关于东北地区地形的叙述,错误的是A东北地区中部和东北部平原广阔,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1/3B山环水绕、沃野千里,自然地域完整C西部高原地势平坦,有优质草原牧场D东北地区包括高原、山地、平原三类相对完整的地形单元A读下图,回答1~3题。1.图示内容显示,农民正在进行小麦秸秆打捆作业,打捆后的秸秆集中回收后可作为饲料出售。这种生产方式有利于落实我国的()①人口战略  ②资源战略③环境战略④稳定战略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图中所示的地理环境最不可能位于()A.华北平原B.辽河平原C.河西走廊D.云贵高原3.图示生产方式所产生的生态效益是()A.增加农民经济收入B.增加就业机会C

4、.减少大气污染D.推动循环经济BDC下图为中国和美国的部分地区,阴影部分为玉米带。读图回答4~5题。4.我国东北玉米带和美国玉米带所共同具备的有利自然条件是()①热量丰富,生长期长②地广人稀③夏季降水丰富,且灌溉水源充足④地势平坦⑤土壤肥沃A.①④⑤B.②③④C.②④⑤D.③④⑤5.中美两国玉米带所共有的社会经济因素是()①劳动力充足②机械化程度高③市场广大④地形平坦⑤交通运输便利A.①③④B.②④⑤C.②③⑤D.①③⑤DC下图是某地区的地形图,回答14—15题。14.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相比,图示平原地区成为商品粮基地的优势条件是()A.交通发达B.单位面积产量高C.水热条

5、件好D.人均耕地面积广D15.以下不属于该商品粮基地特点的是()A.以国营农场的经营方式为主B.粮食商品率处于较低水平C.已经形成粮食作物的地区专业化生产D.是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B1.关于东北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包括黑、吉、辽三省全部,被称为“东北三省”B.位于我国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冬季寒冷,夏温温暖,水热条件配合较协调C.春小麦、大豆、玉米为本区三大主粮D.本区跨四个温度带,作物均可一年一熟B2.关于东北地区地形的叙述,正确的是()A.东北平原的西、北、东三面分别为小兴安岭、大兴安岭和长白山B.东北平原由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组成C.该区地形最突出特征是山

6、环水绕,沃野千里D.东北平原的特征为面积广大,多丘陵地貌C3.关于东北地区土地资源的优势,叙述正确的是()A.耕地面积大,但分布分散B.宜农荒地多,但肥力不高C.有大面积肥沃的红土地D.东北平原地势平坦,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D[2013·石家庄高三联考]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1)简述图中①地沼泽的成因及其生态意义。(2)简述图中②地的农业地域类型及其发展方向。(3)指出图示区域发展工业可使用的原料和对应的主要工业部门下图中A地年平均降水量734.5毫米,其中夏季降水量占全年的61.4%;1月平均气温-12.0℃,7月平均气温24.6℃。说明图示区域西北部与东南部农业生产自然条

7、件和类型的差异。(12分)西北部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土壤较肥沃,雨热同期,灌溉条件较好,有利于发展种植业;东南部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形起伏较大,土层较薄,易发生水土流失,不宜发展种植业,有利于发展林业和果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