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第三节《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课件中图版必修3

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第三节《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课件中图版必修3

ID:30311592

大小:6.84 MB

页数:28页

时间:2018-12-28

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第三节《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课件中图版必修3_第1页
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第三节《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课件中图版必修3_第2页
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第三节《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课件中图版必修3_第3页
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第三节《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课件中图版必修3_第4页
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第三节《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课件中图版必修3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第三节《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课件中图版必修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第三节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课程标准举例说明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学习目标1了解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意义及带来的问题;理解跨区域资源调配对调入区及调出区的影响。了解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意义。学习目标2掌握劳动力在三大产业间的转移规律及产业转移对移出地和移入地的影响。思考阅读教材24页“探索”栏目的内容1、从自然和人文角度认识该小山坡发生巨大变化的根本原因。2、说说所在地区的地理环境发生过或正在发生着哪些变化,分析变化主要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由于政府投资办学和商人建设校外服务设施,它的自然环境和人文

2、环境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在自然环境方面,大力发展校园绿化、美化,使不毛之地变得环境优美,景色宜人;在人文环境方面,由长期无人问津变得文化教育、科技、商业活动繁荣,人口稠密。思考阅读教材24页“探索”栏目的内容1、从自然和人文角度认识该小山坡发生巨大变化的根本原因。2、说说所在地区的地理环境发生过或正在发生着哪些变化,分析变化主要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在不断地、直接或间接地改变着地理环境。人类活动在人地关系中起主导作用。人类对环境的改变,总是从对区域环境的某一因素产生影响开始,进而引起整个区域环境的改变。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在不断的直接或间接地改变着地

3、理环境。其改变既有正面的又有负面的。人类对环境的改变,总是从对区域环境的某一因素产生影响开始,进而引起整个区域环境的改变。(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特点)城市化发展(深圳罗湖1983年)黑岱沟露天煤矿荷兰风车(磨房或发电)生物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就是利用各种自然资源进行建设的过程。矿产资源的开采(1)矿产资源的开采和利用,带来人类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山西煤炭资源的开发为例说明其对区域地理环境带来的有利影响)有利于加快全省城市化进程促进道路、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乡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提供资金保障,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和农村小康

4、建设矿产资源的开采(2)不合理地开采和利用,会造成区域环境的巨大破坏。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问题生态环境破坏(水土流失、地面塌陷)南水北调工程(1)水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对受水区域的环境改善和经济发展带来可能为受水区域工农业生产和生活提供水源。补偿调节河湖水量,改善水源调入区的气候,缓解生态缺水,改善生态环境。有利于减少地下水的开采,防止地面沉降。有利于地表水、地下水、土壤水的循环,从而利于水土的保持。水资源的跨区域调配(2)水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对两地是否会产生不利的影响?给调入区带来新的病虫害和疾病,引起土地盐碱化等问题水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南水北调工程水资源的跨区域

5、调配思考为什么要进行水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水资源总量占全国(%)人口占全国(%)耕地占全国(%)人均水量(米3)黄河流域2.6%8.2%12.7%912淮河流域3.4%15.7%14.9%623北方14.4%43.5%58.2%938长江流域34.2%34.8%24.6%2760南方81.0%54.4%36.6%4180案例研究: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案例研究: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我国北方地区尤其是黄淮海地区长期受到干旱缺水的困扰,水资源短缺与经济社会发展及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东线工程:从江苏省扬州附近的长江干流引水,基本沿京杭大运河逐级

6、提水北送,向黄淮海平原东部和胶东地区供水。供水区内分布有淮河、海河、黄河流域的25座地市级及其以上城市案例研究: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中线工程:从丹江口水库陶岔闸引水,经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的分水岭方城垭口,沿唐白河流域和黄淮海平原西部边缘开挖渠道,在河南省郑州市附近通过隧道穿过黄河,沿京广铁路西侧北上,自流到北京、天津。输水干渠全长1273公里,向天津输水干渠长154公里。年调水规模130亿立方米。西线工程将通天河(长江上游)、雅砻江(长江支流)、大渡河用隧道方式调入黄河(西北地区),即从长江上游将水调入黄河。案例研究: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南水北调工程的利弊利:①从根

7、本上缓解黄淮海流域、胶东地区和西北内陆河部分地区的城市缺水和生态、农业用水问题。②改善和修复黄淮海平原和胶东地区的生态环境。③还将有利于防治汉江“水华”现象,提高长江流域的水质。弊:对长江流域来说:减少水量,影响水质、航运及水生动植物的生长;引起海水倒灌,泥沙冲淤状况的变化等问题。对调入区来说:导致地下水位变化,引起盐碱化,改变含水量,影响生态环境。对生物资源的利用乌苏里江的大鳇鱼(1)生物资源的利用是人类活动中最基本的资源利用形式。(2)对生物资源不合理地利用,既破坏了环境,又影响人类健康。对生物资源的利用积极改造:培育农产品新品种,“三高农业”,改善环境,提

8、高土地产出量如西瓜的改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