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逻辑控制matlab编程仿真作业

模糊逻辑控制matlab编程仿真作业

ID:30312709

大小:317.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2-28

模糊逻辑控制matlab编程仿真作业_第1页
模糊逻辑控制matlab编程仿真作业_第2页
模糊逻辑控制matlab编程仿真作业_第3页
模糊逻辑控制matlab编程仿真作业_第4页
模糊逻辑控制matlab编程仿真作业_第5页
资源描述:

《模糊逻辑控制matlab编程仿真作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实用标准文案东南大学自动化学院智能控制概论模糊控制设计报告学院:姓名:学号:日期:精彩文档实用标准文案目录一.任务及要求3二.系统分析及控制设计原理3三.设计实现…………………………………………………….…4四.仿真验证…………………………………………………….…7五.讨论与分析……………………………………………….…12精彩文档实用标准文案一.任务及要求(1)任务已知被控对象模型为给定阶跃响应幅值为30,系统初值为0,完成以下内容:(a)设计常规的模糊逻辑控制器;(b)当通过改变模糊逻辑控制器比例因子时,分析系统响应有什么变化?(c)联系、结合模糊逻

2、辑控制器设计过程(结构设计、模糊化设计、规则设计、精确化设计)以及控制系统响应情况,谈谈本人对模糊逻辑控制系统的一些认识和看法。(2)要求(1)先进行系统分析,然后给出完整详细的设计过程,可参见P59-61页直流调速系统的模糊逻辑控制器设计过程;(2)提交完整的报告包括:封面(题目、个人学号姓名等信息)、目录、任务要求叙述、系统分析及控制设计原理(包括控制系统原理图及文字分析)、完整的设计实现过程(包括模糊控制器每部分的选择与实现、计算、原理过程等)、仿真验证(算法流程图、软件实现手段介绍、系统参数选择、响应曲线图、结合调参对响应曲线的影响给出必要的分

3、析)、讨论与分析,其中对(b)(c)部分的分析字数要求在500~2000字以内;(3)提交可运行的软件程序,计算机上可检验结果;必须在根目录下附软件/程序使用说明,运行说明(可能的话,附那些参数可调及具体效果的说明)。二.系统分析及控制设计原理模糊控制是以模糊集合论、模糊语言变量和模糊逻辑推理为基础的一种计算机控制方法,作为智能控制的一个重要分支,在控制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模糊控制的核心是模糊控制器,而模糊控制器的关键是模糊控制规则的确定,即模糊控制规则表,模糊控制规则表是根据专家或者操作者的手动控制经验总结出来的一系列控制规则。  由被控对象模型可知

4、,此对象为一个纯延时的惯性环节,该系统可以设计为一个二维的单输出模糊控制系统,它的输入量是偏差E和偏差变化率ES,以控制量的变化值U作为输出量,它比一维控制器有较好的控制效果,且易于计算机的实现。图1.控制系统原理图如上图所示,e,de为输入变量,k1,k2,k3精彩文档实用标准文案是量化因子,模糊化模块是把输入量做相应的处理,把其变化范围映射到相应的论域中,再把论域中的该输入数据转化为相应语言变量术语,并构成模糊集合;控制规则则是对一系列条件进行综合评估,以得到一个定性的用语言表示的量,即所谓的模糊输出量;精确化计算则把模糊控制量转化为一个执行机构可

5、接受的执行量。三.设计实现(1)确定输入输出变量这里我们可以选取标准的二维控制结构,即输入为误差e和误差变化es,输出为控制量u。注意这里的变量还都是精确量。相应的模糊量为E,ES和U,我们可以选择增加输入(Add Variable)来实现双入单出控制结构。首先我们要确定描述输入输出变量语言值的模糊子集,如{NB,NS,ZO,PS,PB},并设置输入输出变量的论域,例如我们可以设置误差E(此时为模糊量)、误差变化ES、控制量U的论域均为[-3,3];然后我们为模糊语言变量选取相应的隶属度函数。 a)的隶属度函数图2.E的隶属度函数b)的隶属度函数精彩文

6、档实用标准文案图3.ES的隶属度函数a)的隶属度函数图4.U的隶属度函数(2)设计控制规则精彩文档实用标准文案图5.添加控制规则NB、NS、ZE、PS、PB分别表示负大,负小,零,正小,正大。表1.模糊控制规则表ES/SNBNSZEPSPBNBPBPBPBPSNBNSPBPSPSZENBZEPBPSZENSNBPSPBZENSNSNBPBPBNSNBNBNB(3)输出量精确化(重心法)精彩文档实用标准文案图6.用重心法使得输出量精确化四.仿真验证图7.系统仿真图在MATLAB软件中建立如上图的Simulink仿真系统结构。由于论域范围均为[-3,3],

7、而实际误差的范围是[-30,30],误差变化率范围大概是[-300,300]。模糊逻辑控制器比例因子的选取对于模糊控制器的控制效果有很大的影响,因此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如图,红色线为普通PID响应曲线,黄色线为模糊控制的PID控制器响应曲线,仿真结果较理想。精彩文档实用标准文案图8.系统响应图a)改变图9.=0.2时系统响应图精彩文档实用标准文案图10.=0.3时系统响应图图11.=0.5时系统响应图由此可以看出越大,系统调节时间越短;过大,系统上升速率过大,产生的超调过大,进入稳态的时间加长,甚至产生振荡乃至系统不稳定;而若过小,调节时间变长。a)保

8、持=0.33;改变精彩文档实用标准文案图12.=0.01时系统响应图图13.=0.03时系统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