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超筋梁及试验报告

钢筋混凝土超筋梁及试验报告

ID:30343598

大小:106.22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29

钢筋混凝土超筋梁及试验报告_第1页
钢筋混凝土超筋梁及试验报告_第2页
钢筋混凝土超筋梁及试验报告_第3页
钢筋混凝土超筋梁及试验报告_第4页
钢筋混凝土超筋梁及试验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钢筋混凝土超筋梁及试验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钢筋混凝土超筋梁的试验报告专业:土木工程年级:    200X级课程:《建筑结构试验》学号:    000000000组号:第一组姓名:建筑指导老师:建筑学生联盟完成时间:2007.  钢筋混凝土超筋梁的试验研究1、试验目的超筋梁在没有明显预兆的情况下由于受压区混凝土被压碎而突然破坏,故属于脆性破坏的类型;超筋梁虽配置了过多的受拉钢筋,但由于梁破坏时其应力低于屈服强度,不能充分发挥作用,造成钢材的浪费。本文通过一根超筋梁的试验,研究了超筋梁破坏的机理和特征以及沿截面高度的平截面假定,分析了试件的荷载——位移曲线,探讨了影响试验定量分析的误差所在,并验证了受弯构件承载力计算式的

2、精度。2、试验概述2.1试件的设计与制作试件由混凝土和钢筋两种主要材料构成,混凝土经回弹修正后的强度为27.3MPa,钢筋为两根直径为22mm的二级钢;超筋梁试件的截面形式为矩形,其尺寸为235mm×125mm,长度为1500mm。2.2试验装置和仪表布置  本试验的试验装置主要由千斤顶、传力梁及简支支座组成,仪器型号见表1,其布置如图1所示;试验中用应变片测量纯弯段混凝土沿截面高度的应变值,用百分表量侧跨中挠度位移值,用液压加载仪记录荷载值,其仪表布置如图2所示:图1实验装置                图2仪表布置表1试验中加载及量测设备型号:仪器名称型号仪器名称型号静

3、载仪RSM-JCⅢ电阻应变计SZ120-100AA液压千斤顶YD2000A20C数显百分表MFX-50静态电阻应变仪YJ28A-P10R混凝土回弹仪HT-225SA2.3试件的安装与就位试件为简支梁,为消除剪力对正截面受力的影响,采用两点对称加载方式,使两个对称集中力之间的截面,在忽略自重的情况下,只受纯弯矩而无剪力,在长度为l/3的纯弯段,沿侧面自下而上依次粘贴1——5号应变片,以观察加载后梁的受力全过程。另外,在跨中安装百分表以量测跨中的竖向挠度。2.4加载制度本试验属于单调加载的静力试验,荷载是逐级施加的,由零开始直至梁的斜截面受剪破坏,每级荷载差约为10KN,当出现裂

4、缝后,开始连续加载到试件最终破坏。3、试验过程3.1试验现象的描述随着荷载的逐渐加大,混凝土底部出现短小微见始竖向裂缝;接着在集中荷载作用点处出现裂缝并沿斜下方向发展,而且裂缝变宽;然后混凝土受压区边缘有部分被压碎,而纵向受拉钢筋尚未屈服却发生了斜截面的受剪破坏,在此之前没有出现非常明显的预兆,在纯弯段试件没有明显破坏现象。  破坏特征如图3、图4所示。图3裂缝的出现及发展            图4试件的破坏4、试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试验的荷载——位移及相应的混凝土应变值见表2:表2试验数据荷载(KN)位移(mm)应变123450000000280.120-0117-0011

5、-005971380.410-201-9-99144480.930-347-10-172263581.380-477-9-233375681.890-622-10-306500782.440-772-18-377616883.570-935-36-459725984.99960-1060-54-5348194.1试件的平截面假定  随着荷载的不断增大,受压区混凝土压应变与受拉区拉应变的实测值都逐渐增大,由试验的应变值可知,当荷载达到90KN(即开裂荷载)时,各应变值绝对值达到最大,然后应变片损坏。根据不同的荷载级别下应变值的相对大小可以看出,当应变的量测跨越几条裂缝时,测得的

6、应变沿截面高度的变化规律仍符合平截面假定。4.2试件的荷载——位移曲线分析试件的荷载——位移曲线见右图5,由图可知:试件的破坏属于脆性破坏,荷载——位移曲线中没有明显的屈服阶段。由表2知试件的开裂荷载为90KN,由图5知试件的极限荷载为90KN,即试件出现初始裂缝后,混凝土受压区很快被压碎发生斜截面受剪破坏而达到极限承载力,破坏过程在瞬间完成。整个试验可以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荷载位移曲线基本呈直线发展,随着荷载的增大,受压区混凝土被压碎,位移不断增大直至出现第一条裂缝,荷载随即达到峰值。第二阶段:达到极限承载力后,试件不能再承受更大的作用力而使荷载逐渐减小,但位移随着荷载的

7、减小仍继续增大,最终达到极限位移试件破坏。4.3试件的受弯承载力计算单筋矩形截面适筋梁的最大受弯承载力:    (1-1)由公式(1-1)计算可知:  适筋梁的最大受弯承载力远远大于试验中同样截面尺寸的超筋梁试件,故设计中应通过界限配筋率的控制来防止发生超筋破坏。5、试验误差分析(1)千斤顶的荷载吨位太大,使荷载加载值不能精确施加和读取;(2)传力梁下用钢管简支,造成集中荷载作用点面积太大。(3)量测仪器自身存在误差及试验人员的读数误差。6、安全措施由于实验条件所限,本试验采取了一系列的安全措施,如在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