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春县十二五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永春县十二五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ID:30409638

大小:529.00 KB

页数:38页

时间:2018-12-29

永春县十二五地质灾害防治规划_第1页
永春县十二五地质灾害防治规划_第2页
永春县十二五地质灾害防治规划_第3页
永春县十二五地质灾害防治规划_第4页
永春县十二五地质灾害防治规划_第5页
资源描述:

《永春县十二五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永春县“十二五”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永春县人民政府2013年3月II前言1第一章地质灾害防治现状与形势2第一节发育特征2第二节“十一五”防治成效3第三节防治面临形势6第二章指导思想与目标原则9第一节指导思想9第二节规划目标9第二节规划原则9第三章防治任务11第一节防治分区部署11第二节调查评价12第三节监测预警和群测群防14第四节治理与搬迁15第五节应急响应16第六节科技支撑与创新17第四章保障措施19第一节加强组织领导、明确防灾责任19第二节增加资金投入、加快搬迁治理20第三节增强防灾指导、健全防

2、灾制度21II第四节完善各级监督、强化职能监管22第五节强化宣传力度、提高防灾认识23第六节依靠科技创新、提高防治水平24附则24附件:附件1-1、永春县地质灾害隐患点防治规划一览表附件1-2、永春县潜在不稳定斜坡点防治规划一览表附件2、永春县“十二五”地质灾害防治规划项目一览表II前言永春县位于我省中南部,属中低山丘陵区,山地面积占全县总面积四分之三,境内地质构造活动强烈,地形地貌差异性较大,气象条件复杂,是我省地质灾害多发区之一,也是我省地质灾害重点防范区域。为科学有效做好我县“十二五”期间

3、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保障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福建省人民政府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决定的通知》(闽政文〔2011〕388号)、《福建省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福建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做好2012年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闽国土资综〔2012〕1号)、《福建省“十二五”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泉州市“十二五”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永春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等法规文件精神,特修订

4、《永春县“十二五”地质灾害防治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本《规划》根据我县地质灾害发育现状及趋势预测,结合我县“十一五”期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成果,分别对我县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监测预警、防治工作、应急响应和科技支撑等五方面进行规划,是我县“十二五”期间地质灾害防治的指导性文件。本《规划》适用范围为永春县所辖行政区域。《规划》基准年为2010年,规划期为2011-2015年。—24—第一章地质灾害防治现状与形势第一节发育特征我县境内地形起伏变化较大,地貌上属中低山~丘陵区,地质构造条件较复杂、加上

5、乡村削坡建房、开山修路、开矿等人类工程活动十分普遍,山区常受台风暴雨及强对流局部强降雨天气袭扰,易诱发产生小型滑坡、崩塌等灾害。我县地质灾害主要发育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4种类型,另外全县各乡镇还发育不稳定斜坡点及众多潜在地质安全隐患点。截止2010年底,全县有地质灾害隐患点104处(其中滑坡92处、崩塌10处、泥石流2处),受威胁群众共271户1089人,另外,全县还有不稳定斜坡40处(威胁71户297人)、潜在地质安全隐患点2186处(威胁4339户19061人)。我县地质灾害发育具以

6、下4个明显特征:一是中西部多、东部少。主要分布于蓬壶、吾峰、石鼓、达埔、桃城等乡镇,东部东平、东关一带分布较少。二是规模小、突发性强、危害大。我县地质灾害大多为小型土质滑坡和土质崩塌,规模一般仅几十至数百m3,单点影响范围有限,但由于致灾体与威胁对象距离很近,发生灾害时运移速度快,突发性强,危害性大。三是时间分布上汛期多、旱季少。地质灾害主要发生于汛期4-10月,11月至翌年3月旱季期间发生概率较小。地质灾害—24—主要与降雨强度密切相关,特别在台风暴雨期间,以及强对流局部异常暴雨天气期间,若短

7、时间集中降雨量大于100mm以上时,极易诱发产生群发性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四是与人类工程活动密切相关。我县山多地少、人口密度大,山区居民修建房屋时,大都需削坡开挖后山坡,受主观防灾意识薄弱及资金短缺制约,大部分均无设置挡土墙或设置不到位,分台阶开挖到位的很少,坡顶截排水沟没设置或不到位,在暴雨山洪地表水急剧冲袭入渗后,极易产生滑坡崩塌灾害。另外,在我县天湖山矿区,由于采矿,也较易发生滑坡、崩塌、小型泥石流、采空区塌陷等地质灾害。第二节“十一五”防治成效“十一五”期间,我县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高

8、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大胆实践,勇于创新,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取得明显进展,防灾减灾能力较“十一五”前明显提高,主要表现如下:一、管理体系及管理制度基本建立目前我县已形成县-乡镇(部门)二级地质灾害管理机构体系。“永春县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是全县地质灾害防治管理最高指挥、协调机构,县国土资源部门具体负责全县地质灾害防治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工作,县水利、交通运输、住建、教育、旅游等部门负责本部门所辖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全县明确了村级防灾责任人236人、监测员98人,县国土资源局及各乡镇均—2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