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邓论考试答案

电大邓论考试答案

ID:30421526

大小:76.54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2-29

电大邓论考试答案_第1页
电大邓论考试答案_第2页
电大邓论考试答案_第3页
电大邓论考试答案_第4页
电大邓论考试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电大邓论考试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改革的性质是(A)。A.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B.改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C.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的阶级斗争2.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首先在农村拉开序幕。第一步是(C),建立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新型集体所有制。A.政企分开B.打破铁饭碗C.废除人民公社制度3.在对外开放中坚持(A)是我们的一条基本原则。A.独立自产、自力更生B.依停靠外援C.开放我国市场4.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C)上。A.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B.数量上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C.对国民经济的控

2、制力5.我国目前实行的分配制度是由(C)所决定的。A.需要不断发展和完善的生产条件B.不断扩大的企业规模C.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6.党的十七大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A)。A.注重公平B.注重效率C.注重发展7.人民通过(A)的政权组织形式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A.人民代表大会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8.中国共产党对各民主党派的领导是(C)。A.思想领导B.组织领导C.政治领导9.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两大主题

3、是(A)。A.团结,民主B.团结,发展C.民主,发展10.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是(B)。A.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B.培育"四有"新人C.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11.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是(C)。A.爱国主义B.为人民服务C.集体主义12.新时期我国爱国主义的主题是(C)。A.实现国家统一B.增强人民凝聚力C.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二、多项选择题1.在对外开放中,我们坚持(A、B)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A."引进来"B."走出去"C.生产加工D.转口贸易2.目前,非公

4、有制经济主要有(A、B、C、D)。A.个体经济B.私营经济C.外资经济D.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制成分3.建设政治文明涉及下列哪些方面(A、B、C、D)。A.政治思想B.政治制度C.行政管理D.法制建设4.新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宏伟目标是(A、B、C、D)。A.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B.构建终身教育体系C.形成学习型社会D.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三、简答题1.怎样正确理解改革、发展和稳定的相互关系?答: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之间,有着相互依存、互为条件的辩证关系:(1)发展是目的。发展首先指经济发展,同时也包

5、括政治和文化诸方面的全面进步。中国解决自身内部一切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特别是社会生产力和国民经济的发展。(2)改革是动力。要发展就必须改革。改革是指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在内的全面改革。只有广泛而深入的改革,才能解决生产力发展过程中新出现的各种问题,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出广阔的空间。一方面离开改革不可能发展,改革是发展的动力;另一方面离开发展也不可能有真正的改革,改革是改革的目的。(3)稳定是前提。稳定是指国家政局的稳定和基本路线、基本政策的稳定不变。无论是改革还是发展都需要有一个稳定

6、的社会环境作保证。(4)我们要把改革的力度(深度和广度)同发展的速度、同社会可以接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2.简述"三个有利于"标准。答:1992年邓小平南巡时,提出"三个有利于"标准。"三个有利于"是指"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它是判断我们改革开放和各项工作得失成败的标准。3.简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内涵。答:社会主义市

7、场经济理论具有丰富的内涵:(1)突破了过去公认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代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经济制度本质属性的观念,认为它们都是经济手段。(2)把计划和市场作为调节经济的两种手段,它们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两者都身的不足和缺陷,在社会化大生产和存在着复杂经济关系的条件下,市场经济对促进经济发展具有更强的适应性、更显著的优势和较高的效率。(3)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但它与社会主义相结合而形成的经济体制则必须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特征。(4)把发展市场经济与坚持社会主

8、义基本制度有机结合起来,既可以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又可以充分利用市场经济对发展生产国的作用。4.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关系如何。答:(1)对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和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二者缺一不可,不可偏废。(2)从法治和德治所属的领域看,它们同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都是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们思想和行为的重要手段。(3)从实践看,只有把这两个方面的工作都抓好,并使它们在实际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