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段文言文阅读》word版

《片段文言文阅读》word版

ID:30435728

大小:101.71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8-12-29

《片段文言文阅读》word版_第1页
《片段文言文阅读》word版_第2页
《片段文言文阅读》word版_第3页
《片段文言文阅读》word版_第4页
《片段文言文阅读》word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片段文言文阅读》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片段文言文阅读课标要求1.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2.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3.对文言文阅读的评价,重点考查凭借古代语言感受力和必要的文言常识阅读不太艰深的文言文的能力。要考查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是否热爱和有兴

2、趣,在文言文阅读中能否了解文化背景,感受中华文化精神。评价要有助于学生确立古为今用的意识,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课标包含的信息大致有两个方面:①积累--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通读古代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体会古代优秀作品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②运用--能理解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能借古代语言感受力和必要的文言常识阅读不太艰深的文言文;能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用

3、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解读考纲高考所涉及的考点有以下五个方面: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文言实词是构成文言文的主体,是理解文段的关键,与文言虚词相比,它数量多,表意性强,变化性大。"理解常见的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包含着三个方面的要素:一是这些文言实词是中学生常见的实词,而不是生僻难懂的,这规定了考查的范围;二是这些文言实词的含义是在上下文中表现出来的,而不是脱离上下文的字典含义;三是对于这些实词的语境意义要理解,而不是识记那些僵死的概念。综合三点,既是考查学生掌握文言实词的情况,又是考查运用这些知

4、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谓"常见实词",从词的出现频率上来讲,"常用实词"指的是文言文中的常用词和次常用词;从词义上看,考查的常用实词应当是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那一部分。所谓"在文中的含义",实际上就是指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由于文言实词绝大部分具有多义性。因而要确定某个实词在特定的语境中究竟表示哪一个义项,这也就是一种能力。文言实词考查的重点仍在词语的理解和积累上,在学习和复习中要注意实词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和偏义复词。其中考查的重点是实词的一词多义和词类活用。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文言虚词

5、是与文言实词相对而言的,是指那些词汇意义比较抽象,基本不能单独表示意义,而只能组织实词完成句子结构的词。它是构成文言句子不可缺少的部分。"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要素:一是这些文言虚词的用法是中学生在古文学习中常见的,而不是生僻晦涩的;二是这些文言虚词的用法是在上下文中表现出来的,而不是孤立存在的;三是对于这些文言虚词用法的基本要求是了解,而不是识记。虚词在文言文中虽然数量较少,但使用的频率高,用法灵活,语法功能突出,因此也是学习难点之一。2004年《考试说明》规定要掌握18个虚词。近几年来对文言虚词的

6、考查情况:2005年广东卷:与、且、以、而;全国卷Ⅰ:之、焉、所、为;全国卷Ⅱ:其、之、因、以。2006年广东卷:以、因、乃、为。2007年广东卷:而、以、所、于。2008年广东卷:因、与、以、于。(2006年、2007年、2008年全国Ⅰ卷、Ⅱ卷都没有直接考查虚词)3.理解特殊句式和用法"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这条要求中重要的是对于句式与用法的界定,由于有了"与现代汉语不同"这个限制条件,它的概念就自然显得明晰了。而了解这些句式和用法,也是指能够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具有理解与辨别的能力,而不是要求学生去抽象记忆到底有哪

7、些种特殊句式与用法,以及它们的具体情况如何。考查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主要结合把握文意来进行。关于"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考试说明》规定了五种,即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2005年北京卷考查了省略句、重庆卷考查了宾语前置句。2008年广东卷的第7题是"下列各句中的'之',属于代词作前置宾语的一项是"。这方面的试题少,并且不考概念,大多考用法之类。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理解并翻译文句是文言文阅读中的一种综合能力,其考查内容,既涉及到语言形式的把握,又涉及到文段内容的理解。其考查形式,一是理解

8、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二是把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要正确理解文句,就要综合运用各种文言知识,对文句进行分析。首先要理解文段中的词义,掌握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对于较长的文言语句,要通过主干梳理法弄清楚句意;对于在课本上没有见到的文言实词,要学会根据上下文来推断它的意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