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市2015-2016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doc

福建省莆田市2015-2016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doc

ID:30445991

大小:1.61 M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30

福建省莆田市2015-2016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1页
福建省莆田市2015-2016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2页
福建省莆田市2015-2016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3页
福建省莆田市2015-2016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4页
福建省莆田市2015-2016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福建省莆田市2015-2016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莆田第二十五中学2015-2016学年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卷高二地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28小题,共5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右图为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大气中()A.臭氧层遭到破坏,会导致①增加B.二氧化碳浓度降低,会使②减少C.可吸入颗粒物增加,会使③增加D.出现雾霾,会导致④在夜间减少下图为洞庭湖某时刻测得的湖陆风垂直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第2~3题。2.据图文材料可知,此时(  )A.①处为陆风B.②处盛行上升气流C.③处风力小于①处D.④处更易形成降水3.关于城市与湖陆风相互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

2、城市地面硬化使湖陆风减弱B.围湖造陆使湖陆风增强C.湖陆风使城市昼夜温差减小D.湖陆风使城市湿度下降4.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14日6时的气压形式,L为低压,图中天气系统以200千米/天的速度东移。读图,图中甲地14日6—9时的风向为()A.偏东风B.偏南风C.东北风D.西北风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完成第5~6题。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区域位于北半球B.该季节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C.同纬度陆地气温低于海洋D.该季节北印度洋上洋流逆时针旋转6关于M地气候分布的大体范围是()A.30°N~40°N大陆西岸B.30°S~40°S大陆西岸C.40°N~

3、60°N大陆西岸D.40°S~60°S大陆西岸大湖效应是指冷空气遇到大面积未结冰的水面(通常是湖泊),从中得到水蒸气和热能,然后在向风的湖岸形成降水的现象。受大湖效应影响,2014年美国部分地区遭受罕见的暴风雪。图1为某次暴风雪形成过程示意图,图2为某区域地图。读图,完成第7~8题。7.图1中()A.①气流六月份最强B.水面结冰后②环节增强C.产生③过程的原理类似暖锋D.④为高空冷气流受热后抬升8.图2中出现降雪量最大的月份和地点可能是()A.4月,甲地B.6月,乙地C.9月,丙地D.11月,丁地下图是水循环示意图(图中数字表示水循环环节),完成第9~11题。9

4、.有关各地区水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A.东亚地区:环节①的水量7月份较小B.南亚地区:环节②的水量1月份较大C.地中海沿岸:环节③的水量7月份较小D.开普敦附近:环节⑥的水量7月份较小10.关于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目前人类活动对环节①的影响最大B.修建水库可以减少环节⑤的水量C.植树造林可以使环节④的水量增加D.跨流域调水可以改变环节③水量的季节变化11.下列地理现象中,不参与海陆间水循环的是()A.天山冰川融化B.黄河水注入渤海C.东南沿海夏秋登陆的台风D.南亚地区的西南季风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12~13题。12.下列数字所示环

5、节与全球变暖直接相关的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3.新疆有一句气候谚语“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形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①弱②强B.②强③弱C.③弱④强D.①弱④强读部分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完成14—16题。14.图中气压带的名称是A.赤道低气压带B.副热带髙气压带C.副极地低气压带D.极地髙气压带15.图中三地风带位置由南向北排列正确的是A.①②③B.①③②C.②①③D.③②①16.对图示气压带风带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图所示时段,我国大部分地区寒冷干燥B.①图所示时段,地中海沿岸多雨C.②图所示时段,巴西草原一片葱郁D.③图所示

6、时段,美国中部热浪滚滚图中是地中海沿岸某国的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图。读图回答17~18题。17.该地水循环最活跃的季节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18.利用该地的典型农产品,可发展的工业是()A.棉花纺织B.甘蔗制糖C.葡萄酿酒D.大豆加工图中为伏尔加河主要流经地区示意图。完成19~20题。19.从水循环的过程和地理意义看,伏尔加河()①流域内总体上蒸发旺盛②流域的部分降水源自西风带③河水主要参与陆地内循环④使东欧平原总体趋于高低不平⑤促进里海的水分和热量平衡A.①②④B.①③⑤C.②③⑤D.②④⑤20.图中所示石油、天然气()A.与伏尔加河水能的能量来

7、源不同B.直接形成于伏尔加河的沉积作用C.开发得益于伏尔加河水资源丰富D.输出主要通过伏尔加河运往西欧21.下图为1950~2007年黄河入海口附近的利津水站径流量与输沙量变化图。读图推断该水文站河水含沙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流域工业用水的增加B.流域降水量的增加C.上中游水库的增建D.中游水土流失的加剧在两个相同的长方形塑料盒子的一端用潮湿的土壤分别搭起一座相同坡度的“小山”,从盒子的另一端倒入等量的水,形成“湖泊”;不同的是在其中一个盆子内,将一块微湿的海绵压入“小山”底端的土壤里(见图)。分别用两个喷水壶,往“小山”上洒等量的水,模拟降水。观察、比较两

8、个盒子内水面发生的变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