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失于荣耀与屈辱的阴影之间点评《一寸山河

迷失于荣耀与屈辱的阴影之间点评《一寸山河

ID:30451424

大小:105.85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2-30

迷失于荣耀与屈辱的阴影之间点评《一寸山河_第1页
迷失于荣耀与屈辱的阴影之间点评《一寸山河_第2页
迷失于荣耀与屈辱的阴影之间点评《一寸山河_第3页
迷失于荣耀与屈辱的阴影之间点评《一寸山河_第4页
迷失于荣耀与屈辱的阴影之间点评《一寸山河_第5页
资源描述:

《迷失于荣耀与屈辱的阴影之间点评《一寸山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迷失于荣耀与屈辱的阴影之间点评《一寸山河躲闪并迷失于荣耀与屈辱的阴影之间——点评《淞沪会战:一寸山河一寸血》  【缘起】我最早见《淞沪会战:一寸山河一寸血》,就是在网易。我的第一印象是:哎呀,这世界上居然有如此善于煽情的文章!确实,它试图通过用一些表面现象,来掩盖问题的实质;本来嘛,从军事的观点来看,伤亡是战争的成本,但绝不是战争的价值所在,但这篇文章中,流血牺牲反而成了战争的光荣!这样一来,国军在淞沪会战中因指挥低能和和战术失败而导致的巨大伤亡非但不是屈辱,反而成了光荣和骄傲!巨大的失败被粉饰成了巨大的荣耀,——虽然明显是精神胜利。而且一些网友居然就在

2、为这样的精神胜利大声叫好,声称再也不相信中国大陆的历史课本!我极感震惊,当时就跟贴了若干观点,但居然被网管无一漏网地扣押无误。不过,所谓“不是冤家不碰头”,昨天在强坛上看见一网友却把这篇文章贴在了强坛上,我就不太忍得住了,于是决心要花点功夫来点评一下这篇文章,说明有些人无视战争的本质特点,试图用一些表面的东西来取代战争的本质。我想说,战争不相信流血,战争只相信胜负;伤亡多少并不是衡量战争荣辱与胜败的标准,力量消长才是评价战争的根本真谛。《一寸山河一寸血》试图让人忘记这一常识,转而相信鲜血喷涌就是一场战争的价值所在。不过很抱歉,我觉得这种鲜血四溅的场面固然

3、很适合于被暴力电影教坏了的当代电影观众,但从来不是、也永远不会是战争的真理。下面,我就来逐段点评这篇幼稚的暴力主义新闻。  【原文】作为抗日战争中国正面战场22次会战中少数规模最为庞大的战役之一,淞沪会战中,中日双方参战的兵员总数达近百万。在两个多月时间内,中国方面先后投入地面部队包括78个师、7个独立旅、3个暂编旅、财政部税警总团、中央军校教导总队、炮兵7团、宪兵1个团,以及上海市保安总团、上海市警察总队江苏省保安团4个团,兵力总数75万人以上。还有空军的第二至第九大队等8个大队和1个暂编大队,几乎调动了当时全国所有兵力的1/3。而随着日本军队的不断增

4、兵,其参战部队总兵力达到25万人左右,包括陆军共9个师团又2个支队(相当于1个旅团),另有从华北的第五师团分遣出来的国崎支队,以及海军第三和第四舰队。其调动规模也是史无前例。【本段大意】中国军队真多,与日军的比例为3:1,在理论上居于明显优势。【点评】此段总叙淞沪会战的背景,但它有意无意地忽略了一个至为重要的问题,就是国民政府为什么要决定实施这场战役。不过据搬网友引用的另一篇来源不明的文章,淞沪会战是“中国政府军事当局为了牵制华北日军的进攻,并准备抗击日军向上海的登陆作战,采取‘先发制敌’的方针,首先围攻驻沪日军”。从兵力上看,孙子曰“倍则分之”,如果运

5、用得当,借助天时地利人和,应该是有取胜的机会的。 【原文】“我们一天要消耗一个师!”参加过淞沪会战的劳声寰说,“我们装备不如他,我们的空军有250架,对方是3000多架,在上海的黄浦江上、长江口,日军有4艘航空母舰,黄浦江和长江有一百多条军舰。我们250架飞机对3000多架飞机,怎么打啊?”【本段大意】但我军伤亡真多,主要是由于“装备差距”。【点评】“一天消耗一个师!”,如果是发生在朝鲜战场上,那么有些人就要大叫“中国输了朝鲜战争”了(当然,朝鲜战场没有出现这种情况);但在淞沪战场,这幅惨象却成了这些人引为骄傲的事情!这种可怜的双重标准令人目瞪口呆。在原

6、文中,劳先生(我向他老人家致敬)手上的资料不太准确,错误地把当时日本的全部军用飞机拿来跟中国空军淞沪战场上的飞机作比较了。实际上,日本空军投入淞沪会战的飞机大约为400架,其起降机场有很多是蒋介石先生慷慨奉送的,——而且造轮船的大量钢铁也许就是从中国东北拿走的。此时蒋介石拥有的空军飞机大约为300架,确实与日本有差距,但这差距明显比朝鲜战场上中美军队的差距小得多。顺便提一句,原东北军有300余架飞机,但在“九一八”事变中全部送给了日本军队。说到军舰,过一会我们将看到,国军将在日军占有明显火力优势的滩头与日本军队对抗。 【原文】“头一仗我们的旅长就阵亡了,

7、除了师长以外就剩下旅长,一个旅管两个团,师长都要到前面督战,后来他们都牺牲了……你想想,我们的牺牲有多大……”当年淞沪会战的军官易谨与劳声寰都已是耄耋老人,回忆往事,两位老人都泣不成声。【本段大意】牺牲的官兵太多了,所以师长不得不放下师长的小小责任,负担起督战队员的重大职责。【点评】先向易先生和劳先生致敬。他们提到“师长都要到前面督战”,就是说,挥舞着小手枪,把那些胆敢后退的壮丁就地击毙。督战队是蒋家军的伟大发明和光荣传统,主要是确保官兵们不至于弄错了冲锋的方向。确实,这种活计对于一个师长来说实在是太委屈了;按照我们普通人的想法,师长应该是躲在阵地后面分

8、析敌情,部署兵力的。师长放下宁愿督战也不愿指挥,壮丁在战火中随时可能转身向着来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